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我能借助注释,自学与同学交流,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我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体会《稚子弄冰》中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和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3.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苑里,童趣诗以其特有的芳香独放异彩。说到童趣诗,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位诗人,那就是杨万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稚子弄冰》,去寻觅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趣”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熟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4)搜集杨万里的其他童趣诗。

师:相信同学们课前预习的都很充分了,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这首诗。

(评价:读通顺,流利)谁再读?

2.听到同学们读的这么通顺流利,老师都不禁想加入你们了(师前四字,生后三字)

3.师:同学们,我们把古诗读通了,读出节奏了,还应该把诗读懂。现在谁能来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生说诗意。 三、学习古诗《村晚》。

(一)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由此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二)读准古诗。

1.读准字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按节奏读出韵味。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理解古诗意思。 1.教师点拨。 陂(bēi):池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ī):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2.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四)领悟诗情。

1.诗的题目是“村晚”,乡村的傍晚有什么景物?(读前两句) 2.学习前两句。

(1)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

(2)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

(3)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样子,生动形象。 (4)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

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5)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抓住用得巧妙的几个字,体会诗中描绘的美丽图画。 3.学习后两句。

(1)“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纯朴无邪。

(2)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牧童自然就优哉游哉、其乐融融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3)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体会儿童的无忧无虑。 四、拓展其他古诗。

1.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梅子留酸软齿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