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困惑2:工作内容:杂与炸(杂乱与轰炸)

从学期初的课程安排、课务调整,到期中的常规检查、听课评课、业务指导,再加上期末的教学评价等等工作,每一个时期,我们都像一个陀螺似的,不停的转着。一切与教学有关的事情都好像一个个炸弹,朝我们发来,让我们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上级部门发下来的统计填表、工作检查、教导会议、校务会议,各种任务布置,工作是多而杂。如果碰到有时领导自己一下拿不定主意,变化较多时,更是会搅得我们没了思路。此时,再来个教师生病请假或是教学评比,那这时的教导主任,就会变得像个无头苍蝇,到处瞎撞。

困惑3:工作结果:怨与冤(埋怨与冤枉)

教导主任工作繁重,付出颇多。即便如此,仍然承受着上下两级的许多不满,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埋怨。开学排课有意见,代课安排不乐意,你还得憋着气和声细语,老教师不服你管,年轻教师听不进意见,你管得多了教师反映压力大,说你要人性管理,批评几句也不行。你管得少了校长会说你不负责任,认为工作开展不起来。碰到这种时候,有想法、有委屈有时也得自己憋着,以免影响大局,此时,想想,有可能就会为自己不值,觉得自己干得很冤。当什么教导主任呀,禁不住满腹的冤屈。

以上三点困惑,都是我自己在工作中所碰到的,我想这大概也是许多年轻教导普遍的工作状态吧。 二、谈想法

教导主任为何吃力不讨好?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学校教导处究竟要做些什么?又怎么做?到底该如何扫执行才是最有效的?这些其实也是困惑我多年的问题,经过反思与实践,我对教导主任的工作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再加上有幸外出学习,聆听到了多位专家、校长的学术报告,其间的真知灼见相信对我们都有不少的启发。趁此机会,和大家进行一番交流。 (一)、明确定位,扮好角色。

怎样才能更好地执行呢,我想,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我们只有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职责。那么,教导主任究竟该如何定位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协助者+管理者+协调者=有力的执行者。

1、协助者:即校长的协助者。教导主任相对校领导是下级,在贯彻落实工作决策方面起中介作用,

是协助者。首先要接受校长发出的工作指令,并传输给教研组、年级组加以贯彻执行。其次反馈信息给校长,以调整、强化工作指令。总之,一切工作都是协助校长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从理论上讲,协助者似乎还不是很难当。

2、管理者:即教师队伍的管理者。教导主任相对基层又是上级,起领导作用,是管理者。教导主任工作头绪繁多,从工作计划的拟订到活动的布置、落实;从教学常规的检查到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从学籍管理、课程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到指导教师的教研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从实践情况看,管理者是最难当的。因为,既然是管理者就要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且人的管理是最难的管理。

作为教导主任,这个处在学校上级与基层中间的一条纽带,该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呢?就拿我们最常做的教学常规管理来说吧。通常学校教导处都有一套常规要求,要求老师做什么、怎么做,几年教龄几篇详案、几篇反思、听几堂课??都有详细的量化的规定,并制订名目繁多的制度、量化评分标准,开展的教学检查、突击听课,诸如此类,花样翻新。我想这样的情况每个学校都有。然而,这种管理的成效又是如何呢?这样的管理,带来的后果通常是:当备课、上课、批改成为任务时,教师便容易产生完成任务式的工作心理,丧失专业责任感。备课不再是为了上课,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检查的话就可以不备了。教导处组织常规检查便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检查者一门心思去研究备课者有没有抄袭,备课者临检查时东拼西凑揣摩检查者意图。备课的本原目的丧失殆尽。

常规检查方式的确能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但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更应当去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想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还是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效?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专业而言,参加各种评比除外,真正教育学生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教学规范,而是教学思想。让教师更有思想可以让一个教师走得更长远。而这恰恰是常规检查无法做到的,甚至会扼制的。

因此,有教育专家就提出,学校教导处管理教学常规,应当分清哪些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哪些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可以统一要求,可以管制。而像备课、上课之类的个人行为,则应当充分给教师以自主权。

看来,老办法不行,不管肯定也不行,因为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那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试着这样去调整一下。

1、少针对个人管理,设法找到协调群体行为的方法与策略。如改一个个教师的备课检查为各学科组、年级组教师群体备课经验的交流;作业批改从教导处组织检查改为各年级、各学科定期作业展览。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导处评价,改为年级组、教研组的群体评价。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常规检查的效果与影响面,同时可以减小教导处单一评价主体的矛盾对立面。

2、重过程管理,淡化结果意识。把推门课、规定公开课改成邀请听课制,如规定每个学期每人至少请15人次到教室里听课,可以是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家长等。这样做的好处是:(1)促进教师人际关系,还可避免领导听课评价给教师带来的精神压力。(2)教师自主教研意识增强。(3)真正让学校里最应当受到尊重的有水平的教师受到尊重,有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

我想,按这两点做调整后,教导处原先的教学常规工作就不再是监督、检查,而主要是组织、协调了,负担减轻了不少。

3、协调者:在上述的工作模式中,教导主任就是一名协调者。通过我们的协调,让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之间,形成一种工作。既减轻了自身的负担,也发挥了年级组、教研组的力量。

只有把这三种角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执行者的威力。 (二)删繁就简,抓好教学

教导主任,工作头绪多,容易成为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教导主任最主要的工作──协助校长抓教学 ,往往反被忽视。那么,如何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抓教学呢?我的体会是: 1、有分有合

教导处人员之间,我们也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已的具体的常规工作,而且都联系一至两个教研组、一个年级组,有着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对此,教导主任可以出点子、想办法、创条件、解疑难,但是既不越俎代庖,也不越级夺“权”,使大家都有职、有责、有权,在分工范围之内说话算数。另一方面,我们还强调分工不分家,团结协调,凡是较重大的工作或突击性工作,全处人员齐上阵,不分彼此,协调完成。例如教学比武、学生的各类比赛、学校里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等等都要做到全处一盘棋,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日常工作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值班制度,每周每人值班两天,对职权内的工作及时检查与处理,对有些重要事情记录在案,碰到问题就及时商量解决。这样就改变了教导主任事无巨细、包

揽一切的现象,就可以抽出时间了解学情和教情,指导教学了。 2、有制(制度)有量

借学校制度建设的东风,我们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例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任课教师职责,以及教师课表安排和调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样,常规工作有章可依,减少了扯皮现象。尽量减少对教师个人的常规工作评价,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工作的评价。因此,我校设计了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的评比量化表,让各个教育教学群体工作有章可循。实践证明,只有使常规工作制度化、数量化才能达到“自动运转”的水平,才能使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抓教学。 3、有声有色

这里的声、色,指的是管理的过程与管理的结果。教学系统管理的过程分为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力争做到“二性二化”,即 实用性、可行性,具体化、数量化。例如:抓教研组工作计划这一环,我们明确提出具体的“十个一”的要求 ,并定出时间、地点、执行人和达到的目标,最后根据完成的质量予以量化评分。又如:抓执行和检查两个环节,我们要求教导处人员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并且听课有记录、有评分,要及时与被听课者交换意见。即使在突击任务的繁忙时期,也要坚持听课,做到常流水不断线。每学期的作业展览和学生座谈会都要求有记录、有统计,及时反馈给领导,及时处理。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一名教导主任该做的事。

(三)勇于创新,激活教研

教导处除了要做好基本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外,还有一样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开展教研组活动,只有教研组活动质量高了,教师的素质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自然得到保证了。所以,作为教导主任,在思想上一定要重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大体的工作流程图是这样的:学校制订计划→教研组制订计划→个人制订计划→教研组长汇总个人计划→学校督察落实情况。教研活动中,教师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只是活动的最终执行者、被管理者、被督察者。有人曾把这种教研活动比做“鱼缸养鱼”,教师就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