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路程 B.速率 C.力 D.时间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解:路程、速率、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力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2.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m/s

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km/h 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km/h 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研究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解答】解: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研究的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全过程的速度研究的是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 C、限速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第3s末的速度是研究的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开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研究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3.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悬挂的物体重均为G=5N,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5N,0 N B.5 N,5 N C.5 N,10 N D.10 N,5 N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弹簧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拉力,从而得出弹簧秤的示数.

【解答】解:两图分别对物体分析,物体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绳子的拉力等于弹簧的拉力,所以弹簧秤的示数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等于5N.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簧秤的示数等于弹簧的拉力,会通过共点力平衡求解力.

4.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形变量等于(g为重力加速度)( ) A.零

B.

C.kmg 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小球静止时,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平衡,根据弹力大小,运用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形变量.

【解答】解:小球静止时,F=mg,则形变量x=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和胡克定律的基本运用,比较简单,很容易解决.

5.有三个大小分别为3N、4N和5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0 B.3N C.5N D.13N 【考点】力的合成.

【分析】两个共点力F1与F2合成,合力范围为:|F1+F2|≥F≥|F1﹣F2|;合成两个力后再与第三个力合成即可.

【解答】解:三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3N+4N+5N=12N;

3N与4N合成最小1N,最大7N,可以等于5N,故三力的合力可以为零; 故合力范围为:12N≥F≥0; 故选D.

【点评】判断最小合力的方法是,若合力能为零,则零为最小合力,若合力不能为零,则最小合力等于最大的力和两个较小的力之差.

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斜向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B、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A做匀速直线运动,B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故AB错误.

C、D、v﹣t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故C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对于图象,通常要从轴、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角度分析,要能区分x﹣t图象与v﹣t图象.

7.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

A.从最小逐渐增加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

【分析】力的合成中,当两个共点力F1与F2合成时,同向合力最大,反向合力最小,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为:|F1+F2|≥F≥|F1﹣F2|.

【解答】解:力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同向合力最大,反向合力最小,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如图,则有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范围为:|F1+F2|≥F≥|F1﹣F2|.

8.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 【考点】动摩擦因数.

【分析】动摩擦因数是两个力的比值(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其大小与这两个力的大小无关,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此即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与正压力及摩擦力无关;所以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要知道动摩擦因数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有没有进行相对运动,以及有没有正压力无关.所以不能说动摩擦系数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只能说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成正比.同时注意动摩擦因数是没有单位的.类似没有单位的物理量还有有比重和折射率.

9.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 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力都是别的物体施加的;

射出的箭能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并没有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作用.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故A正确.

B、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电场力等.故B错误,D正确.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故选:A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物质性.离开施力物体的力是凭空想象的,不存在.

10.一辆汽车在4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大小为2m/s,末速大小为10m/s,这段时间可能汽车的( )

22

A.加速度大小为2m/s B.加速度大小为3m/s C.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D.位移大小为1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根据间内平均速度,从而根据

求出位移的大小.

得,a=

求出这段时

【解答】解:当初末速度方向相同时,根据a=得,

.根据

.根据

得,x=6×4m=24m.

.根据

得,

当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时,根据

,根据

得,x=4×4m=16m.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初末速度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11.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