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月份)(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4月份)(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4 D.+4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甲烷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碳元素显﹣4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4x=0,则x=+1价. 故选:B.

4.“锌强化营养盐”中的“锌”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考点】C8: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锌强化营养盐不是单质,故A错,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 故选D.

5.下列反应和水的性质无关的是( ) A.氢气和氧气 B.水和氧化钙

C.水和二氧化碳 D.无水硫酸铜和水 【考点】73:水的性质和应用.

【分析】水参与反应的与水的性质有关,水不参与反应则与水的性质无关. 【解答】解: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和水的性质无关;

第9页(共28页)

B、水和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C、水和二氧化碳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D、无水硫酸铜和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故选:A

6.如果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不能顺利排除体外,人体血液pH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因为pH值表示酸碱度,pH值越小酸性越大,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

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故选B.

7.某农作物因缺钾而生长不良,应给它施用的化肥是( ) A.K2SO4

B.(NH4)2SO4 C.Ca3(PO4)2 D.(NH2)2CO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农作物因缺钾而生长不良,应给它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 【解答】解:农作物因缺钾而生长不良,应给它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 故选A

8.某氧化物不仅可作干燥剂,还能与酸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该氧化物是( )

A.CaO B.CO2 C.H2O D.CuO 【考点】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以做干燥剂,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显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第10页(共28页)

B、二氧化碳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错误; B、水不能用作干燥剂,错误;

D、氧化铜不能吸水,不能做干燥剂,错误; 故选A.

9.对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工业上利用物理变化得到氧气 C.白磷在氧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空气中氧气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生物生长

【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6B:氧气的工业制法;6E:氧气的收集方法. 【分析】A、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能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答;

B、根据液氧与液氮沸点不同,加热蒸发液态空气时液氮先蒸发,最后得到液态氧解答;

C、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氧气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为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B、工业上利用液氧与液氮沸点不同,采取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C、白磷在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不是白光,故错误;

D、空气中氧气浓度越高,呼吸作用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多,释放的热量多,容易引起生物的腐烂,不一定有利于生物生长,故错误; 答案:B

10.如图是氮气的微观图,对于氮气认识错误的是( )

第11页(共28页)

A.氮气是纯净物

B.一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氮气化学式是N2

D.氮气是由氮原子直接构成

【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微观结构模型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所以氮气的化学式为N2,故正确;

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氮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D.

11.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了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考点】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7C: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7K: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

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第12页(共28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