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设计依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知人论世读经典》单元的一首诗歌。诗人杜甫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全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构思善于蓄势和陡转,句式灵活多变。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是杜甫诗歌中的精品。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景和事,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培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所以,教学本文,我引导学生在把握写作背景及所叙之事,理解所抒写之情的基础上通过字句推敲、诵读体验、想象再造等方法欣赏诗歌,从而理解诗人的博大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情感; 2.体会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诵读,从叙事语言的品味中走近诗人,走进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学 习杜甫精神。

【说明】:新课标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叙事、体味抒情;

2.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 、体味、 探究

【说明】: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 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截取古典名曲《塞上曲》中的《昭君怨》为背景音乐,依次链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滚动字幕、 “杜甫草堂”凄冷的 flash 画面。 解说词:同学们都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

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

第 1 页

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这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语: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说明】:用《昭君怨》做背景音乐,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凄美、哀怨的的氛围。设置的解说词让学生通过背景,唤起对诗人的理解。

二、简介杜甫诗的风格,“歌”的特点:

可以先由学生根据预习结果交流,然后老师小结。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歌,能唱的诗。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以铺陈、记述尾注。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说明】:“知人”可以更好地“论诗”。 三、初步融入感知:

1、听配乐朗读,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 / 秋高 / 风怒号,卷我 / 屋上 / 三重茅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吾庐 / 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3、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此时寄居西南,面对风雨中飘摇的草屋,不禁忧己伤人??请带着这样的想象自由读诗歌。再互相练读,点评,再以不同方式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和学生反复朗读, 让学生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中,从诵读中“玩索其语气,规仿其声调”。

四、寄意品味深读:

1.理解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歌,并对照预习中划出难懂的字词或语句。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觉得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再提交全班交流。

【说明】:小组合作交流预习结果,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

2.感知诗意:(1)据文题概括诗歌所写之事。

第 2 页

(2)边读边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秋风破屋的情景——“群童抱茅”的感叹——长夜沾湿的苦痛——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深悟诗意:(1)请同学们说说,哪一个画面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 (2)生选择画面,具体描绘画面,带领全班同学进入那种意境,(描绘尽量绘声绘色)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以不同方式情感朗读) 预设答案:

第一小节——说的是秋天的风卷了杜甫茅屋上的茅草,使得它到处飞舞。茅草飞过了江面,落在了郊岸上面,然后缠绕在了高高的树梢上,然后飞的低的就是漂浮旋转着落入了水塘里。(秋风卷茅破屋了)诗人什么心情?(诗人如此细致地刻画秋风卷茅,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画面,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看着茅草漫天飞舞,无从捡拾,诗人多么揪心!)对,读出那种揪心的痛楚啊!

第二小节——说的是南村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无力,忍心如此面对着我当盗贼,公然抱着茅草到竹林里去,我叫得口燥也叫不回来,只能回到屋边,拄着拐杖叹息。(群童抱茅追不得)一个“老”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杜甫写作此诗时才49岁,不是故作老态,而是身经流离之苦的心理反应。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由上一节内容可知,他在叹自己的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由“群童抱茅”得出,孩子一为戏耍,二为家里御寒出力。可见周围的人像诗人一样寒苦,所以诗人在叹息周围人的苦。人民为何而苦?群童抱茅,既有嗔怪,也有怨愤。事关生计的茅草再也无从找到。群童如果不困窘,抱茅又有何用?面对四海困穷的现实,诗人怎能不痛心?读出嗔怪、怨愤、痛心等复杂的情感!

第三小节——讲了他家里的情况,比如说他的儿子,他房子的破裂,晚上睡觉雨都打进来了,生活非常艰苦,受苦受冻。因为当时安史之乱,由于局势混乱,所以睡不好觉,一直是长夜沾湿到天亮。(长夜沾湿难眠啊)由“丧乱”一句可以看出,这一切遭遇都由战乱引起。“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啊!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对,读出那种忧心忡忡的痛苦!

第四小节——说的是在这个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庐俱破。贴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呜呼”一句把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不但想到他们的困苦,而且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祈求广厦为天下寒士)。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未来这

第 3 页

一切,自己受冻致死也满足,这时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我们应该读出一种博大,一种豁达,一种壮烈的情怀!

【说明】:本环节让学生综合意象,揣摩作画,让作者成为画的主角,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过程,更是敞开心扉和文本交流的过程,走进词人内心世界的过程。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4.师生总结:这就是杜甫。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亦兼济天下”。所以我们称他为“诗圣”。这就是人民的诗人。不求享桂冠,但求长相忆。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也有“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自己的不幸置之度外,唯愿天下人幸运,这是怎样的胸怀和境界啊!

5.再读体味情感之美。

师:让我们来好好地吟诵一番,用我们的方式更好地吟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先自由读一读,注意语速,节奏,重音,感情。然后,每组选读一句,赛一赛哪一组读得最好。(生读)

师: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 强调: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一个愿望) 。其中: “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

(个别朗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读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在此基础上试着背诵)

【说明】: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纵情朗读,这时候的孩子们是在用心灵、用思维去读诗,他们会通过反复诵读明白诗词之理,欣赏诗词之境,感受诗词之情。

五、鼓励质疑体会语言美:你有没有对文中其它的词语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从“欺”“盗贼”“铁”“娇儿”等一些细节,从中再度揣度诗人内心的多元情感。

【说明】:巩固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对诗歌的创造性的理解。

六、个性表达,激情交流。

师创设谈话情境:同学们刚才的诵读、理解很深刻,下面请以“我看到了一个 的杜甫”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悟 ,力求结合诗文,精彩独到。(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说明】: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不求千篇一律、循规蹈矩、合理即可。

七、师总结:

品一首诗,懂一个人

这一间茅屋 承载了

诗人多少痛惜痛叹痛心

寄寓了

第 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