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 第二模拟理科综合生物(浙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7-2018学年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 第二模拟理科综合生物(浙江)试卷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2018学年《百校联盟》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

卷第二模拟理科综合生物(浙江)

一、单选题:共6题

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神经元参与构成神经系统,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形态差异不大

B.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 C.研究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将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 D.神经肌肉接点处,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产生的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或舒张 【答案】B

【解析】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的,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形态有很大的差异,选项A错误。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人体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这些反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反射活动比较简单,有些反射活动很复杂,选项B正确。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将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用电流刺激体觉区底部,将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选项C错误。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产生的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选项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群落出现顶极状态说明演替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B.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

C.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其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 D.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影响沙漠中仙人掌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外源性调节因素是气候 【答案】C

【解析】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选项A正确。在高温高湿的气

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选项B正确。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原,不是温带草原,选项C错误。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选项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顶极群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图乙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

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和CO2跨过膜的过程均不采用图乙所示的跨膜运输方式 B.Na+进入细胞的速度和K+排出细胞的速度均只由细胞内外相关物质的浓度差决定 C.图甲所示的四种物质均可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

D.图乙中两种蛋白质的作用说明质膜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图乙所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转运,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为胞吐,CO2跨

++

过膜的方式为扩散,选项A正确。Na进入细胞的方式和K排出细胞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的速度除由细胞内外相关物质浓度差决定外,还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选项B错误。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图甲所示的四种物质均可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选项C正确。图乙中的载体蛋白有转运物质的作用,糖蛋白有识别的作用,说明质膜在细胞控制和细胞通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选项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内环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某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该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并非两两相同 B.该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前期Ⅰ

C.该细胞分裂过程中解体后的核膜不会重新形成

D.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只发生在后期Ⅰ 【答案】A

【解析】题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该细胞会产生四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细胞,选项A正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染色体的复制也是在分裂前的间期完成的,选项B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解体后的核膜会重新形成,选项C错误。图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和后期Ⅱ,选项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5.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目的是相同的 B.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C.自然选择通过直接筛选种群中的基因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

D.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体内产生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该实例能够说明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答案】D

【解析】人工选择的目的是选择满足人类需求的性状,自然选择的目的是选择适应环境的性状,它们的目的不一定相同,选项A错误;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选项B错误;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种群中的个体而筛选相应基因,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选项C错误;某患者长期使用青霉素使体内产生抗青霉素的细菌群体,该实例说明了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群体出现适应性进化,选项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6.研究人员以药物X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A、B、C、

D、E五组,再用药物X诱发B、C、D、E组小鼠产生过敏反应,而A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用药物X诱发过敏反应前的0.5 h和诱发过敏反应后6 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诱发过敏反应48 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即每10 g体重胸腺的重量,其高低取决于其中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可粗略估计免疫功能的强弱),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青蒿素浓度,检测指标是胸腺指数

B.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说明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 C.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 D.药物X诱发小鼠产生的过敏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反应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青蒿素浓度、小鼠是否发生过敏反应,检测指标是胸腺指数,选项A错误;小鼠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后,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增殖,发育成熟,而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可能在骨髓,选项B错误;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胸腺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选项C正确;本实验中药物X诱发小鼠产生的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反应,选项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反应、实验分析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综合题:共3题

7.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

保持25 ℃,从每日18:00时至次日6:00时,分别对番茄幼苗进行15 ℃(对照组)和6 ℃的降温

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番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是 ,其产物NADPH是 的载体。若番茄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则番茄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图中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夜间6 ℃低温处理的番茄幼苗净光合速率较 ,其原因最可能是夜间6 ℃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 ,使 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反应。

(3)在生产上,施用 (填植物激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无籽番茄。 【答案】(1)类囊体(或类囊体膜、光合膜) 氢(或氢和能量) 小于 (2)低 下降(或降低) CO2 (3)生长素

【解析】(1)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其产物NADPH是氢的载体。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但植物体的全部活细胞都在进行细胞呼吸,若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则番茄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必然小于呼吸作用强度。(2)从实验结果可知,夜间6 ℃低温处理,使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最可能是夜间6 ℃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使CO2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碳反应。(3)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无籽番茄。

【备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激素的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8.果实脱落与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变化直接相关。某科学小组为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和2,4-D溶液,清水,相关测量仪器,若干留树保鲜柑橘,相关培养器具等。

(说明:仪器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