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生命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让教育回归生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与存在

教育人性化是人的本性的要求,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的教育。人是自由自觉存在的,是完整的生命体,它应自由发展。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自身的关怀。人性化的教育,就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对待、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因此,人性化教育主张为生活的教育而反对为教育的生活。为生活的教育,首先是在生活中进行自然、自主、自由的教育。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世界,越是幼小的孩子,这个独特的生命世界就越自然,他从一体化的婴儿时期一经分化就萌生了自主、自我,同时也就启动了自主的智慧世界和情感世界,也就可以自由地发挥他的生命力量,逐渐地驰聘儿童特有的想像和幻想。他渴望认识世界、亲近世界,他渴望成人的帮助,渴望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组织,体现人的生命活力的张扬,体现对生活的创造。然而,当今的教育,实为“为教育的生活”的教育,即人为的教育。这种教育,首先是制造了儿童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生活。有人把这种教育比喻为“盆景教育”。盆景是园丁的创造,而且是在有限尊重生命的前提下为所欲为的创造,对于成长的生命而言,则是扭曲的、不自然的。 提前的正规化训练,是目前最不自然或反自然的教育现象,是一种非人性化的教育现象。可怜的无辜的孩子,不要说进学校以后的孩子完全蛰伏于成人意志之下,几乎不再有儿童或少年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了,即使幼儿也难以幸免,他们已经被成人剥夺了自由游戏,而换

成正规的、寄托着成人预设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的早期目标的课程了,从而使其生活日益成人化、科技理性化、智力化而减少了人性、人伦、人道以及情感的生活本色。

教育的最大不智莫过于不是尽可能地让教育适合于儿童生活,而是以某种文化霸权要求儿童“削足适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了给予学生的一切东西,惟独忘记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学生幸福。僵化的、枯燥的、呆读死记的知识,伴以堆积如山的重复性作业,或者只适合于成人的某些技能技巧的训练,伴以成人一相情愿的加班加点,或者没完没了的考试测验??在“素质教育”口号的掩盖下仍一意孤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以致厌恶学校、厌恶学习的情况极为普遍。

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实际证明了我们的教育“目中无人”,既缺乏对学生生命和存在的关注,又缺乏对教师生命和存在的关注。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沉浸在“蜡烛”、“人梯”、“园丁”的啧啧赞誉声中忍受着牺牲自己的无奈。过分忽视教师自身的体验与感觉,继而忽视学生的体验与感觉,因而也就少了“情”和“爱”的获取与注入,而以单纯的“责任”来诠释教师的职责的全部,于是便有了视“只求奉献不思索取”为崇高的追求理念。久而久之,“奉献者”的心理渐渐地产生了一种被尊重的内心需求,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一种对“师道尊严”的渴望,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为一种对个性的压制与泯灭。这对于教育者自身而言也不啻是一种残忍与悲

哀。德国文化教育学家威廉?狄尔泰认为,传统教育学是“没有人的教育学理论”,他认为传统教育目标中以知识作为人才的标准是“扼杀人的生命的教育”。

生命体现一种表达方式,她不是无为而是有为,不是被动而是主动,是向往快乐,崇尚幸福,企盼意义和创造价值。任何生命都只会在积极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中萌生与绽放,教师作为生命的个体,也应该主动地在教育过程中心存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体验的企盼,从而自觉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六、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就是把课堂变成生命活动的精神家园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高举“人性”旗帜的教育,是一种充满爱心、体现尊重、关爱生命、平等对话、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其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打破狭隘的教师“专业化”概念,强调教师作为“教育家”的创造性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不再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在课堂中“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以一种学习者、探究者、研究者、引导者、对话者的角色实施体验人的发展过程的教育,把课堂真正变成师生生命共同活动的精神家园。

《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肇源二小葛艳

对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一直都在我们身旁提及,出格是对于小学生家庭功课的问题,教育部也一再三令五申:\严格控制功课总量和测验,小学一、二年级不留文字表达家庭功课,剩下各年级的家庭功课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

一直以来,家庭功课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同学、家长和老师,让我们感到非常抵牾:一方面,减负了,孩子可以有更多属于本身的时间了,家长可以没必要看着本身的孩子在灯光下做功课到深夜而感到心疼了,老师也不用再坐在办公桌前守着那聚集如山的家庭功课本犯愁了。另外一方面,减负以后,我们的孩子又出现了新问题:怎么回到家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家长们又开始担忧,孩子一点家庭功课都不做,会不会耽误他的学习?老师们也在思考,不改家庭功课是轻松了,可每天怎么去检查孩子们是否将知识掌握牢了呢?

以上抵牾的出现是必然的。起首,让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家庭功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席安插的家庭功课只是机械地重复,让学生无法对功课孕育发生兴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