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1 438 ℃,沸点为 3 338 ℃,密度为4.469 g/cm(20 ℃)。软的银白色金属,因形成氧化膜而在空气中稳定,易燃,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用作钇磷光体使电视屏幕产生红色彩,还用于X线滤波器、超导体和超合金。 发 现

1794年由加多林(J.Gadolin)在芬兰发现。 锆(Zr)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1 852 ℃,沸点为 4 377 ℃,密度为6.506 g/cm(20 ℃)。硬而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因氧化物膜而高度抗腐蚀,但可在空气中燃烧,不跟酸(HF除外)和碱反应。金属用于合金、彩釉和核反应堆,氧化物用于铸造坩埚、砖、陶瓷和研磨料。 发 现

1789年由M.H.克拉普罗特(M.H.Klaproth)在德国发现。 铌(Nb)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2 741 ℃,沸点为 4 742 ℃,密度为8.570 g/cm(20 ℃)。闪亮的银白色金属,纯净时软。因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而抗腐蚀,与热的浓酸作用,但不跟熔融的碱反应。用在不锈钢中。 发 现

1801年由哈契特(C.Htchett)在英国发现。 钼(Mo)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2 617 ℃,沸点为 4 612 ℃,密度为10.22 g/cm(20 ℃)。有光泽,银色,纯净时较软,通常获得的是灰白色粉末。用于合金、电极和催化剂。 发 现

1782年由埃尔姆(P.J.Hjelm)在瑞典发现。 锝(Tc)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2 172 ℃,沸点为4 877 ℃,密度为11.50 g/cm(估计)(20 ℃)。放射性金属,自然界中不存在。该金属呈银白色,但通常获得的是灰色粉末。抗氧化,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失去光泽,在氧气中燃烧,溶于硝酸和硫酸。 发 现

1937年由佩里埃(C.Perrier)和塞格瑞(E.G.Segre)在意大利发现。 钌(Ru)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2 310 ℃,沸点为 3 900 ℃,密度为12.37 g/cm(20 ℃)。有光泽的银白色铂族金属。在空气、水和酸中稳定,但溶于熔融的碱。用于硬化铂和钯,以及用作催化剂。 发 现

1844年由克劳斯(C.E.Claus)在俄国发现。 铑(Rh)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1 966 ℃,沸点为 3 727 ℃,密度为12.41 g/cm(20 ℃)。有光泽的银白色、坚硬的铂族金属,稀有。在空气中稳定至602 ℃。对所有酸惰性,跟熔融碱反应。用作催化剂。 发 现

1803年由武拉斯顿(W.H.Wollaston)在英国发现。 钯(Pd)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1 552 ℃,沸点为 3 140 ℃,密度为12.02 g/cm(20 ℃)。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具有延展性和韧性。抗腐蚀,溶于氧化性酸和熔融碱,易吸附氢气。主要用作催化剂。 发 现

1803年由武拉斯顿(W.H.Wollaston)在英国发现。

银(Ag)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961.9 ℃,沸点为 2 212 ℃,密度为10.50 g/cm(20 ℃)。具有特征银色光泽的金属,软,可延展。对于水和氧气稳定,但在空气中会受到硫化合物的作用而生成黑色硫化物层,溶于硫酸和硝酸。用于照相、银器、珠宝、电工和玻璃镜。 发 现

古代文明已知。 镉(Cd)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321.1 ℃,沸点为 765 ℃,密度为8.650 g/cm(20 ℃)。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失去光泽,溶于酸,不溶于碱。用于可充电电池、合金、颜料。 发 现

1817年由斯特罗迈耶(F.Stromeyer)在德国发现。

铟(In)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156.2 ℃,沸点为 2 080 ℃,密度为7.310 g/cm(20 ℃)。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溶于酸。用在安全装臵的低熔点合金中,InAs和InSb作为半导体用于晶体管和热敏电阻等。 发 现

1863年由赖希(F. Reich)和里希特(H. Richter)在德国发现。 锡(Sn)

主要性质和用途

3

熔点为232.1 ℃,沸点为 2 270 ℃,密度为5.750 g/cm(α)、7.310 g/cm3(β)(20 ℃)。软而柔韧的银白色金属。在氧化物膜的保护下不跟氧反应,也不跟水反应,但溶于酸和碱中。用于焊锡、合金、镀锡、聚合物添加剂和防腐涂料。 发 现

远古文明已知。 锑(Sb)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