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二单元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检测(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二单元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检测(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选择题

1.(2019·台州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C.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

D.氧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D

2.(2019·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溶液中,跟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25 mol/L MgCl2溶液 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 C.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25 mL 0.75 mol/L HCl溶液 答案:A

3.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 B.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CH4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和O2

解析:选A。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同,二者质量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二者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影响二者物质的量的因素为压强,二者的压强若相等,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但二者压强不一定相同,含有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CH4,二者质量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二者物质的量不同,CO和CH4含有分子数目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为16 g/mol∶28 g/mol=4∶7,故C错误;同压强、同体积的N2和O2,影响二者物质的量的因素为温度,二者的温度若相等,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但二者温度不一定相同,含有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4.(2019·杭州二中学考模拟)如果1 g O2中含有x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32x C.16x

B.32x mol D.16x mol

-1-1

- 1 -

1 g1Nx解析:选B。n(O2)== mol,含有x个分子,则N===32x molA-1

32 g·mol32n1

mol32

-1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解析:选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

直径的大小,决定其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或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故A错误,B正确;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同,标准状况下约为22.4 L·mol,故C错误;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外界条件不同,体积不同,不同条件下体积不等的气体所含分子数可能相等,故D错误。

6.如图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对两瓶内气体的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1

A.所含原子数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D.平均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选A。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瓶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项正确;由于N2和O2的物质的量不确定,无法比较密度、质量及平均摩尔质量,其余选项均错误。

7.(2019·嘉兴高三选考科目教学测试)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 C.16 g臭氧中含有6.02×10个原子

D.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

解析:选C。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A错误;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3∶2,B错误;1.00 mol 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24×6.02×10,D错误。

8.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质中含有6.02×10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 2 -

24

2323

23

23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

解析:选A。若该物质为气体,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项错误,B项正确;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C项正确;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条件下,Vm=30 L·mol,D项正确。

9.(2019·绍兴高三选考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6 L N2(标准状况)和11 g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B.9 g H2O和0.5 mol Br2中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C.22.4 L O2中一定含有NA个O2分子

D.在常温常压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有的原子个数比为1∶3

5.6 L

-1×NA

N(N2)22.4 L·mol1

解析:选A。A项,==,正确;B项,9 g H2O中含原子数

N(CO2)11 g1

-1×NA

44 g·mol9

为×3NA,0.5 mol Br2中含原子数为0.5×2NA,错误;C项,22.4 L O2不一定为1 mol,错18误;D项,20 mL NH3与60 mL O2的物质的量比为1∶3,含有的原子个数比为(1×4)∶(3×2)=2∶3,错误。

10.(2017·浙江11月选考,T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NA B.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 L,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01NA C.任意条件下,1 mol苯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一定为6NA

D.a mol的R(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a(A-N-2)NA 答案:B

11.(2016·浙江10月选考,T2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 g铁粉与50 mL 4 mol·L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5NA B.常温下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8.96 L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 D.1.2 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NA

解析:选C。A.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Fe,2.8 g铁粉与0.2 mol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错误;B.常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

13

2+

-1

2+

-1

NA,错误;C.标准状况下,8.96 L即0.4 mol,H2和CO完全燃烧时需要O2的物质的量相等,

故0.4 mol 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正确;D.1 mol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2NA,1 mol石墨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1.5NA,则1.2 g(0.1 mol)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15NA~0.2NA之间,错误。

- 3 -

12.(2019·浙江名校考前押宝)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6 g 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C.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16 g14

解析:选C。盐酸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A选项错误;1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1

18 g·mol=0.89 mol,含有的中子数为0.89×8NA=7.12NA,B选项错误;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O的化合价由-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0.2 mol×2=0.4 mol,C选项正确;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也有化合物分子,D选项错误。

13.(2019·嘉兴高三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2NA B.NA个D2O分子中,含有10NA个电子

C.117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2NA个氯化钠分子 D.32 g SO2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C—Cl键数目,故A错误;重水中含10个电子,故NA个D2O分子中含有10NA个电子,故B正确;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故无氯化钠分子,故C错误;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个,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1)0.7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3)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 (4)在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1)0.7 mol H2O的质量为0.7 mol×18 g·mol=12.6 g,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0.7 mol×6.02×10 mol=4.214×10,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 mol×2=1.4 mol。

(2)根据n=m/M可知,摩尔质量最大的SO2,其物质的量最小,含有分子数最少;摩尔质量最小的H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最大,其所占体积最大。

(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之比是2∶3;原子数之比是(2×3)∶(3×4)=1∶2。

(4)二价金属的氯化物可以表示为MCl2,在9.5 g该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 mol Cl,

23

-1

23

-1-

14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