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 生物试题解析 有详解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 生物试题解析 有详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评析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答案】D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本题考察了生物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不过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答案】D

【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评析】代谢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部分了,而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扣得如此之详细,的确很难得,从细处入手,需要学生对细胞呼吸掌握的很扎实。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C

【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液泡。而要观察RNA和脂肪,就应该选择含有脂肪的并且有蛋白质等合成过程的并且是无色的细胞。

【评析】一个质壁分离的实验和颜色反应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并且还融入了一个RNA染色实验,从而使得这道题难度有点提高,质壁分离部分很好选择,而在脂肪的鉴定的时候也不难,但是为什么选择花生子叶还可以做RNA的观察实验呢?其实就是对RNA要进行染色,染色剂当然要选择吡罗红了,因此也就要求所要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无色的,这就和脂肪的鉴定实验相吻合了。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 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由于水中的含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评析】这道题深究并不难,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想到的是西藏问题,玉树地震时候的一些报道,总是出现那个常见的词“高原反应”原因就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氧气的含量逐渐的降低,从而导致高原反应的出现。而一些喜欢体育的学生也知道,足球高原训练的原理是什么,那么从这些生活中的现象的解释,那么把这个问题放到水中也是一样,因此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但是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不把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以玉树地震为引子呢?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导致,如果减少溶液S中的Na+的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

【评析】对于动作电位的产生,这道题出的难度并不低,虽然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愿意把钠离子内流等问题抛出,但是从这个高考题来看,如果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讨论的比较深入,应该更有利于学生的解题。如果这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详细的强调,那么单从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的时候是“外负内正”这一特点也可以明白,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需要阳离子内流才能实现的,因此如果溶液S中阳离子的量少,就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答案】B

【解析】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评析】这道题就是考了一下基因突变的定义: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试题的难度很低,学生比较容易做出答案,其实简单点考虑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测定DNA序列。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9.(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______。

【答案】(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

【解析】因为A组去除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能力丧失,而重新移植后又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因此免疫反应所需要的是淋巴细胞。如果要证明A组大鼠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就应该给大鼠注射抗原,从而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通过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使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编码抗体的基因属于遗传物质,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评析】免疫的部分这样的进行考察,的确很吃惊,难度很低。对于免疫因子、免疫细胞的种类的讨论更是出人意外。

30.(9分)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

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

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

【评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生长素复习中的一个要点,对于这个实验应该说是让人很意外的,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实验的能力,这样这道题才能解答的很完整。

31.(8分)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__________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答案】(1)竞争;(2)c、a;(3)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低;(5)400

【解析】a与b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a、b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b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在a、b竞争的过程中,a最终胜利。如果d的数量大量减少,即c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c的数量迅速增多,进而导致a被大量捕食,使得a的数量锐减。而如果干旱导致a即生产者大量减少,必将使得c和d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减少。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而与热带雨淋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种群数量、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

【评析】“你死我活”的竞争曲线,而对于食物链中某一成分的改变而导致的种群数量的改变的分析更是很容易解答,让我不解的是在(4)中第一问为抵抗力稳定性,而在后面又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这在高考题中并不常见。最后的一个标志重捕法的计算(50:x=5:40)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

32.(13分)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 【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2) 或

(3)9紫:3红:4白

【解析】纯合品种有四种,因此这是两对相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应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熟练掌握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写出该遗传图解并计算

【评析】这是近年来遗传规律的考题中,比较简单的一类的,但是再次考了遗传图解,让老师们更要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遗传图解书写规范的培养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__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__。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__________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_________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__________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