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 第四 五章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全国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 第四 五章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如图所示

解析(1)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故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雨燕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3)小球A固定在静止的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支架对它向上的弹力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弹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所画的线段长度要相等。

18.(2019·山东德阳中考)小王同学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小王在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小王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小车将做 。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

9

解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光滑程度的斜面上滑行距离的远近,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远,当阻力为零时,就可以得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这里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如图甲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其中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

(1)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体A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结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难以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 (选填“滑动摩擦力”或“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2)同学们经过讨论并反复验证,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改进后,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B,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运动速度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对A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A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理由是 。

答案(1)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 (2)无关 (3)二力平衡

解析(1)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学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此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时,物体A都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与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10

20.(2019·湖北襄阳中考)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 0 1 时的时间t/s 从O点开始 0 0.3 1.2 2.7 4.8 的路程s/m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 成正比,表达式为s=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1)时间的平方 0.3 m/s×t (2)7.5 m (3)将斜面倾角变大

解析(1)表格中数据时间是1 s的时候,路程是0.3 m;时间是2 s的时候,路程是1.2 m;时间是3 s的时候,路程是2.7 m;时间是4 s的时候,路程是4.8 m;所以时间增大为原来的2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4倍,时间增大为原来的3倍,路程增大为原来的9倍…,即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可以得到s=kt,将表格的1 s和0.3 m代入得:

2

2

2

2 3 4 5 k==0.3 m/s2,

2

2

所以s=0.3 m/s×t;

(2)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0.3 m/s×(5 s)=7.5 m;

2

2

11

(3)根据s=0.3 m/s×t知,物体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该系数反映了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即要增大这个系数,应让物体下滑得更快一些,可使斜面倾角变大或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

四、计算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10分,第23小题10分,共26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徐冰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学习过的光学、力学知识,测量飞机的飞行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他听到飞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图所示,已知h=2 052 m,飞机从头顶正上方到达他前上方与地面成37°角的位置时用时6 s。求飞机速度以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37°角时,三个边长度之比为3∶4∶5)。

22

答案456 m/s 342 m/s

解析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比为3∶4∶5,h=2 052 m,

则飞机飞行的距离

s=×4=2 736 m,

所以飞机速度

v==456 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v'==342 m/s。

22.如图甲所示,重G=38 N的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37°角、斜向上的F=10 N的拉力的作用,该物体在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该作用力F对物体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水平向右拉物体,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