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课程设计

院部: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1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龚存宇 、刘明伟

实习日期: 2014.6.16-2014.6.27

1

目录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综述.........................................3 六西格玛管理在改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3 1. 摘要、关键词........................................................3 2. 六西格玛的起源和发展................................................3 3. 国内外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3 3.1.国外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3 3.2.国内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6 3.3.开展六西格玛管理三个基本的途径...................................7 3.4.国内推广六西格玛管理遇到的问题...................................8 3.4.小结.............................................................8 附:文献参考.........................................................9 第二部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10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0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0 3.设计题目..............................................................10 4.设计结果..............................................................11 5.课程设计小结..........................................................15 附:文献参考............................................................16

2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综述

六西格玛管理在改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六西格玛是一种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 关键词:六西格玛、零缺陷,差异化战略优势

六西格玛的起源和发展

六西格玛思想起源于本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六西格玛建立在许多其他以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从顾客的要求出发,以流程为导向。其追求的六西格玛目标是每百万机会3.4个缺陷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仅在生产制造中起着重大作用,对市场营销、服务、人力资源、财务、销售等流程也同样适用。六西格玛改善方法论的典型步骤是D(定义)、M(测量)、A(分析)、I(改善)、C(控制),而用于研发设计的典型步骤是D(定义)、M(测量)、A(分析)、D(设计)、V(验证)或I(识别)、D(设计)、O(优化)、V(验证)。六西格玛侧重以数据说话的观点,在实践中结合了许多传统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如QFD(质量功能展开)、FMEA(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ANOVE(方差分析),DOE(实验设计)等, 通过相关软件如MINITAB的使用,大大简化了统计的运算过程,使六西格玛得以广泛地推行。在企业高层领导的强力支持和推动下,借助外部力量培养黑带和绿带人员,以黑带和绿带作为火种,领导完成改善项目,达到降低流程的变差和COPQ、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同时,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六西格玛所关注的不仅是节流,更强调开源。

六西格玛方法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得到广泛运用和发扬,作为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将六西格玛方法演变成一种无边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处理日常工作的行为方式或行为习惯。几年来为企业赢得了近百亿的经济效益。六西格玛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认同。

一、国内外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

(1)国外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公司与许多美国和欧洲企业一样,其“午餐及其他膳食和点心”都在遭受日本竞争对手的蚕食。当时,摩托罗拉的高层领导承认其产品质量低劣。借用摩托罗拉一位资深专家的话来说,他们正“置身于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摩托罗拉的工程师迈克尔·哈默(Mikel Harry)开始说服他的组织

3

把研究变异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途径。在1987年,一个新的尝试出现在摩托罗拉的通讯部门,这个创新性的改善概念被称为“六西格玛”,通讯工程部的工程师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第一次提出了这一术语。该部门当时的领导者是乔治·费希尔(George Fisher),后来成了柯达的高层管理者。比尔·史密斯和乔治·费希尔因此被认为是六西格玛的创始人。

在时任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CEO)的鲍勃·高尔文(Bob Galvin)的大力支持下,六西格玛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发起六西格玛活动仅仅两年后(即1988年)就获得了首届美国国家质量奖——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ality Award)。六西格玛使摩托罗拉有力地推动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改进目标:初始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同五年时间实现10倍的改进,而后每两年实现10倍改进,即在四年里改进100倍。从六西格玛开始的1987—1997年的10年时间里,销售额增长了5倍,利润每年攀升将近20%,有六西格玛努力产生的累计节约额达140亿美元,其股价平均每年上涨21.3%。

摩托罗拉应用六西格玛远远超出了一套工具范畴,而是把它当成了变革企业的方法,一种由沟通、培训、领导、团队、测量和关注客户所驱动的方法。正如阿兰·拉森(Alan Larson)——一位摩托罗拉六西格玛项目的早期内部顾问(后来又在GE和联合信号(Allied Signal)帮助推行六西格玛)所言:“六西格玛确实是一种有关文化的事物——一种行为方式。”

正是由于六西格玛管理方面创造性的先驱工作,使得摩托罗拉的名字永远与六西格玛联系在了一起。1987年以来,在使顾客完全满意的目标之下,摩托罗拉就一直推动着六西格玛管理不断前行,而且追随者越来越多,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进程。

继摩托罗拉之后,在1991年成为联合信号(Allied Signal,1999年与霍尼韦尔(Honeywell)合并后改名为霍尼韦尔) CEO的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 曾在GE任职多年,将六西格玛引入了联合信号,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正是博西迪和联合信号公司,华尔街第一次听说了六西格玛管理,最终促使杰克·韦尔奇(Jack F.Welch)将六西格玛引入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GE),从而真正地把六西格玛管理这一有效的质量管理战略变成管理哲学和实践方法,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创造了更大的奇迹。联合信号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六西格玛,到1999年,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