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立体几何第1讲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及体积专题强化练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立体几何第1讲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及体积专题强化练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及体积

A级 基础通关

一、选择题

1.(2019·华师附中检测)《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有如下问题:“今有圆堡瑽(cōnɡ),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意思是“今有圆柱体形的土筑小城堡,底面周长为4丈8尺,高1丈1尺.问它的体积是多少?”(注:1丈=10尺,取π=3)( )

A.704立方尺 C.2 115立方尺

B.2 112立方尺 D.2 118立方尺

解析:设圆柱体底面半径为r,高为h,周长为C. 因为C=2πr,所以r=,

48×11

因此V=πrh=π·==2 112(立方尺). 2·h=

4π4π12

2

CC2C2h2

答案:B

2.(2018·北京卷)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由三视图得到空间几何体,如图所示,则PA⊥平面ABCD,平面ABCD为直角梯形,

PA=AB=AD=2,BC=1,所以PA⊥AD,PA⊥AB,PA⊥BC.又BC⊥AB,AB∩PA=A,所以BC⊥平

面PAB,所以BC⊥PB.在△PCD中,PD=22,PC=3,CD=5,所以△PCD为锐角三角形.所以侧面中的直角三角形为△PAB,△PAD,△PBC,共3个.

- 1 -

答案:C

3.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8+3π C.8+5π

B.8+4π D.8+6π

π

解析:由题图可知,几何体为半圆柱挖去半球体,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4+π+2

24π

×4-π+=8+6π.

2

答案:D

4.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称为“堑堵”.已知“堑堵”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堑堵”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

A.186

B.183

C.182

D.272

2

解析:在俯视图Rt△ABC中,

作AH⊥BC交于点H. 由三视图的意义,则BH=6,

HC=3,

根据射影定理,AH=BH·HC,所以AH=32.易知该“堑堵”的侧视图是矩形,长为6,宽为AH=32,故侧视图的面积S=6×32=182.

2

- 2 -

答案:C

5.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积计算的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它们的体积相等.已知某不规则几何体与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满足“幂势既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12-π πC.12- 2

B.8-π D.12-2π

解析:依题意,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等同于一长方体去掉半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2)后的体积.

12

所以V=3×2×2-π×1×2=12-π.

2答案:A

6.(2017·全国卷Ⅲ)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A.π

B. 4

C.π 2

D.π 4

解析: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球的半径为R,且R=1, 由圆柱两个底面的圆周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可知,

r,R及圆柱的高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

所以r=

3?1?1-??=. 2?2?

2

2

33π2

所以圆柱的体积为V=πrh=π×1=. 44故选B. 答案:B 二、填空题

7.(2019·江苏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体积是120,E为CC1的中点,则三棱锥EBCD的体积是________.

- 3 -

1111

解析:设长方体中BC=a,CD=b,CC1=c,则abc=120,所以VE-BCD=×ab×c=abc32212=10.

答案:10

8.(2018·浙江卷改编)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为________.

3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直角梯形的直四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1

积V=×(1+2)×2×2=6.

2

答案:6

9.(2017·北京卷改编)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________.

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该四棱锥的直观图(四棱锥P-ABCD)如图所示,将该四棱锥放入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由图可知该四棱锥的最长棱为PD,PD=2+2+2=23.

- 4 -

2

2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