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1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热点问题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也因如此,近年来请求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在2011年10月,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公布其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其实在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会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袁贵仁还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不会太长。但目前此问题的解决还无明确时间表。

有媒体分析认为,实现“异地高考”最大的阻力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担心的是,教育资源不足和人口压力过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城乡之间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务工人员子女在随迁地高考也不会成为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资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将会发生。

专家看法:

“异地高考”难在“户籍+学籍”的高校报名

对于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户籍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应当是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以学籍作为指标接纳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异地高考”破解的难点,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他认为探索“异地高考”与破解“高考移民”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国家统一布局,很难靠一个地方进行试点。“异地高考”改革还应该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还与统一高考联系在一起,而统一高考要求“户籍+学籍”相结合的报名制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打破集中录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将高中的教育与高考脱离。像美国那样,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也是统一考试,但它是一种能力测试,考的是学生有没有上大学的能力,分析、计算、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不是应试的能力。”韩民说。如果是这样,教材不统一的困扰亦不复存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认为,“异地高考”牵涉到资源和利益问题,因此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利益平衡。比如,一个外来的学生在家乡已有一份教育经费,来到另一座城市之后,经费应当部分转移到流入地来,以此来平衡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减少流入地政府的顾虑。 政策背景:

教育部将制定随迁子女升学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异地高考”关乎教育公平,一直是网友关注热点。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推进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就读。指导各地出台并落实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要点》将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写入其中,并明确将制定发布改革方案,包括制定高校

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方案。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要点》指出,今年将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此外,今年还要扩大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印发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今年是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最后一年。《要点》表示,为了保证4%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将成立落实4%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财政拨款、监管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制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办法。

七、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分项调查显示,53.4%的网友认为导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7.1%的网友认为是相关法律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 关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48.3%网友表示应健全法律,加大惩处力度,有36.2%网友表示执法部门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另外,引人注意的是,高达62%的网民表示,遇到了问题食品,不知道到哪投诉,最终选择忍耐,3.2%的网民表示无所谓,只有35%的网友表示投诉。

网友建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须对违规者严惩不怠 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网友各抒己见,有人希望执法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对违法者严惩不怠;也有网友提出企业要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还有网友希望媒体继续发挥监督功能,把危害健康的不法行为和企业公之于众。

专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并非仅是监管问题

说到问题食品,很多人立刻就能举出例子,染色馒头、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等,问题食品涉及范围之广,不禁让人感叹:还有什么是安全的,能吃的?保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为什么在民生之根本问题上,却经常出现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分析说,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当然,当前并不是所有食品都不安全了,有些人会觉得“草木皆兵”。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里特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诚信的缺失。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所以对别人生产的食品也缺乏信任。有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会干些偷工减料的事,做生意的会干些缺斤少两的事,当他作为消费者去购买食品时,也就不能充分信任别。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监管的问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看来,我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很多,其条件参差不齐,卫生操作规程又很难监控,所以时不时出些问题倒是“正常”的了。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或提案,其中大部分都要求政府严加监管。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考虑,这可能吗?我只想强调,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它是生产出来的。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负责人张永健指出,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视,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恶

劣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甚至会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增加、家庭健康医疗负担加重、人力资源遭受损失。

政策背景:三部门严惩“地沟油”犯罪 甚至判死刑 多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了。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2010年2月6日,我国首次特别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院29个部委中的15个。

2011年10月27日,为进一步加大卫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部部长陈竺担任。

具体来说,以地沟油为例。地沟油被曝光以后,2011年8月,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3个多月来,共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

12月1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二次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因为之前已经征集到的检测方面特异性不强。2 0多天的时间里,共收到700余条建议。

2011年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就保障食品安全明确规定: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2012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并强调,做好今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对于明知是地沟油而予以销售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制售地沟油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判死刑,且要严格把握适用缓刑条件。

八、 物价问题

共有21917人参与了“物价问题”的分项调查,针对“2011年什么最影响CPI上涨幅度”的问题,近70%的网友认为食品涨价最影响生活,近17%的网友则选择了居住。在“如何看待我国CPI增长”的调查中,54%的网友认为今年还会大幅度上涨,近28%的网友认为CPI涨幅已趋稳定。关于“如何看待我国GDP增速放缓”,74%的网友持赞成态度,认为应该更加注重有质量的增速,只有6%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放缓不利于就业,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关于“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31%的网友认为是西方国家施加压力造成的,会导致巨额外汇储备缩水,39%的网友认为会导致出口受阻,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和企业生存压力,只有17%的网友认为是好事,中国人的钱更“值钱”。 政府应加强物价杠杆作用,降低百姓生活成本

2011年CPI上涨幅度较大,有网友认为,解决物价上涨根本上要靠解决供给关系;有网友认为,政府应该加强物价杠杆作用,使广大民众吃饱吃好;网友还普遍希望能够降低生活成本,减少生活压力。 政策背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一条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包括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列为十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一条,他指出,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

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去年两会间表示,政府将从五方面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第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第二,要搞好储备吞吐的调控。第三,做好流通环节的工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第四,要加强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现象,要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和治理。第五,要控制好流动性。合理地控制信贷的规模,创造稳定价格的货币条件。 2012年,物价问题仍然备受中央高层关注。201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2月20日,胡锦涛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九、 三农问题

调查显示,90%的网友认为,对于流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最亟待解决。90%的人认为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升学、考试对随迁子女不设门槛。对于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33%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加强执法力度,司法机关加强执行力度;26%的人认为不能运动式解决问题,追讨欠薪应变成长效机制,纳入政府考核。对于流动人口带来的一些问题,45%的人认为可通过放宽入户入籍条件,给予安家落户资格来解决;20%的人觉得应该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和服务,提高外来人口生活水平;20%的人认为应该为外来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而对“农民上楼”的看法,网友意见不一。40%的人认为不是好事,农民的生活方式需要合乎农情,不能强搬硬套;39%的人觉得是好事,居住条件改善,还能逐步获得城镇户口。

网友声音:

希望国家重视粮食安全 治理“村官”腐败

农业兴促百业兴,农村稳则天下安。不少网友留言希望国家重视粮食安全,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有网友希望治理乡村干部腐败,让惠农政策实实在在落到农民手中。

专家看法: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青年返乡 加强对村干部权力监督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总量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去年5亿7千多万吨的粮食在全球粮食总产量中大概占到22%,而2011年中国总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大概占19%。

不过,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问题还是令人担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基本上成为“抽水机”,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通过上大学、参军、打工等形式离开农村,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剪刀差”变成人力资源“剪刀差”。因此,国家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有志从事农业的青年返乡,重新构建双重循环回路,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并给予一定的荣誉与奖励,以此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农村,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近年来,“村官”腐败时有发生,引发不少矛盾纠纷,农村稳定颇受影响。有反腐专家认为,农村腐败危害之大、群众影响之恶劣,与一些大贪巨贪相比毫不逊色。更值得注意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