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一)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一)

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 14题。(8分) 临江仙·寒柳 ① (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②。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③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①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 ②相关: 美心。③灌 (jiān)裙:溅湿了衣裙。这里用遇柳枝姑娘的典故,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会。

12.这首词押韵的字数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4 B.5 C .6 D8

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杨花飞絮飘泊零落。又遭冰雪摧残,以物喻人,形象写出凄苦命运。 B、“春山”往往比喻女子眉毛,这里指代女子,由咏柳引出怀念之人。 C、两人无缘相会,面“梦断”之后连梦中的欢会也不可得,更添愁苦。 D.“眉弯”即柳叶,这是拟人修辞,言西风有恨却无法吹去枝头柳叶。

14.鉴赏上阙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2. C (1分) 13.D (3分)

14、“疏疏”正面描写寒柳萧条、稀疏的形态,又以“憔停”刻画其弱不禁风、惹人爱怜的情态。“五更寒”“明月”写出夜阑天寒,明月映照的环境,侧面烘托寒柳的萧瑟之状。写明月关心寒柳,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 更表现作者对寒柳的挚爱之情(也可以说:以树喻人,寄托词人的深切怀念之情)。(4分。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修辞或写作手法1分:效果1分)

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咏怀(其十四) (魏)阮籍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注释】\肇:初始。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容来看,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B.从形式来看,本诗是一首格律诗。

C.“蟋蟀鸣床帏”采用起兴手法触发情感抒发。 D.“晨鸡鸣高树”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描写环境。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1分) A.高亢豪放B.蕴藉深沉C.清新雅丽D.平实质朴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12.C 13.B

14. 一二句借景抒情,一入秋而凉气生,蟋蟀悲鸣床帏,抒发内心悲凉之慨;三四句直抒胸臆,抒发有感于外物而产生的由盛转衰的深沉忧伤;五六句通过反复叙说内心无所倾诉,突出内心的悲愤之情;七八句以微风清冷、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月光凄凉进一步衬托作者内心的无限悲凉;结尾两句借晨鸡晓鸣之时吩咐车夫驾车归去的叙述,表达了远离纷扰现实的愿望。 评分说明:怎样表现3分;作者的情感2分。

2019年闵行(松江)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袁凯①

一舸夷犹②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③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注]①袁凯:松江华亭人,元末明初诗人。因说实话,不断地遭朱元璋批评,多次请求归乡而不允。②夷犹:从容之意。③维:系。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纷然”写出了水边禽鸟从容飞起的样子。 B.“春水连堤”描绘出一幅风波险恶的画面。 C.“江南烟雨”营造了烟雨蒙蒙的冷清氛围。 D.“坡仙”借用了《赤壁赋》中苏轼的形象。

13.以下评论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慷慨激昂 B.幽默诙谐 C.恬淡自然 D.刚劲凝练

14.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8分) 12.(2分)D 13.(2分)C

14 .(4分)前四句借景抒情,通过对野舸从容、禽鸟纷飞、幽花满棹、春水连天的优美恬静的画面的描写,(1分)表达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第三联以世上不止的风波和江南堪眠的烟雨对比,(1分)第四联化用《赤壁赋》中的典故,(1分)表达了诗人想远灾避祸,以及对逍遥自由的生活的向往。(1分)

2019年奉贤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_______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4.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 A.踏莎行 B.青门引 C.诉衷情 D.如梦令

15.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16. 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4分) 参考答案: 14.(1分)B 15.(3分)C

16.(4分)例: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2019年虹口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别州民① 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②,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③,与汝救凶年。

【注】①长庆四年(824)五月,作者杭州刺史任满。临行,州民送行,作此诗惜别。②周初召伯关怀人民,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审理争讼案件。后来人民对这棵甘棠树加以保护,并作诗歌颂,这就是《诗经?召南?甘棠》。③杭州春雨多,秋雨少,常闹旱灾。长庆四年春天,白居易发动州民,修筑西湖周围的堤岸。

12. 以下评价适用本诗风格的一项是(2分)…………………………………………………( ) A.沉郁顿挫 B.含蓄隽永 C.平实质朴 D.清新俊逸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遮”和“满”两字,描绘百姓送别诗人的盛况。

B.颔联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自谦自惭。 C.颈联直接道出百姓受“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 D.尾联“唯”字,体现诗人能为百姓做一点事的自豪感。 14.赏析本诗中官员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C

13.D(尾联的“唯字,道出了诗人的无奈。对杭州刺史白居易而言,虽然他曾于钱塘湖修筑堤坝,疏浚六井,预防旱涝之灾,但人为之祸难凭一己之力改变,是以这一\唯\字,包含着诗人的无奈,同时还有谦虚之意。)

14.本诗刻画了一位爱民恤民,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形象。诗歌开篇描绘乡亲送别的盛况,表现乡亲的热情与不舍,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任期间,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接着分别用了典故和对比的手法,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表现诗人的自谦自惭,以及官民相惜之情;同时以直白犀利的语言指出了中唐时期百姓遭受在\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暗含着对统治阶层盘剥民众的谴责,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最后表达自己虽为官吏,只能预防天灾,而对人祸无力的无奈与感慨。 2019年黄浦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塞上曲

(唐)于鹄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12.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咏史诗 古体诗 B.边塞诗 古体诗 C.咏史诗 近体诗 D.边塞诗 近体诗

13.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烽火”与“百战场”形成对比,表现战争失败的残酷。 B.“发”“度”二字用比喻比拟手法,表现战事的急切迅疾。

C.作者善用叠词,描绘中原与塞上的春日景色,具有音韵美。 D.这首诗从语言风格来看,刚劲凝练,慷慨激昂,奇诡瑰丽。 14.紧扣“断君肠”一语,赏析本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5分) 参考答案: 12.(1分)B

13.(2分)C

14.(5分)答案示例:声色结合,寓情于景,先写中原与塞上两地春日景色的清丽,再写琵琶横笛的声调凄恻,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战争之悲。全诗调动多种手法突显思乡之愁、战乱之伤,很有感染力。

2019年金山区高三二模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8分) ·上巳召亲族① (南宋)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①这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

13.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本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B.本词属于长调。

C.本词风格豪放,语言清丽。D.题目中的“上巳”是指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14.下列对本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借代汴京,词人梦及,可见其忆念之切,但一个“空”字表达其无奈失望。 B.“为报”二字点明了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而不是词人自己的游春所见。 C.“花光月影宜相照”中的“宜”字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色的无比喜悦和向往之情。 D.下阕中的“草草”和“恰”字看似率直,其实是词人极婉转、极沉痛心情的流露。 15.联系全词,赏析画线句。(4分) 参考答案: 三、8分 13.(1分)D 14.(3分)C

15.(4分)词人把“花”拟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1分)“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1分)联系全词,写出了词人强颜欢笑的内心痛苦,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自己年华已逝、国家已经沦丧的无奈和伤感之情。(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