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8 怀疑与学问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8 怀疑与学问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8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课题 怀疑与学问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分配 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学会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体会文章逻辑严密、用语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领会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早年从事民俗学研究,1920作者年开始考辨古史传说,后又考辨历史地理。代表作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史林杂识简介 初编》等。 课 前 预 习 (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ɡ) 读准程颐...(wànɡ) 盲从(mánɡ) 停滞(zhì) 字音 虚妄...辨清字形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理解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词语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因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教学过程

新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课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导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入 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从中心论点入手,进行层层理读,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两个:(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新理清课文的思路后,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课全文共六段,可分三个部分。 展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开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可 分两层。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品味亮点词语】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2.“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中的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判定”“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3.第六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他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第一个“这样”指代“对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4.“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中“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 不能,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的一种,文中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之后就讲不通了。 【感悟精彩句子】 1.第1、2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强。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3)铺石垫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把握文章主旨】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中为了突出论说的力度,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三种论证方法。 2.归纳本文的主旨思想。 作者在本文中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并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进行了具体论证。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善于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来论证论点,说服力强。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古代著名学者的名言,列举了诸多事例,作为论据,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5段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写心论点。第4段以听说“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时的追问为例,论证做学问时怀疑的必作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方这个分论点,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善疑多问的事例作为论据,很有说服力。 法2.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逻辑严密。 运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密的逻用 辑,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例如,本文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个分论点,层次间用“不仅是……也是……”这一关联词语过渡,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使全文分析事理透辟,逻辑严密。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自己的一个观点,做到论据确凿、对比鲜明。 教学板书

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学生较容易掌握,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的方法,找出文章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认识到“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拓展延伸

《大学》是一篇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