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word版+(2)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传播学概论word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

发展。

?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和发展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信息的两个层面

?传播是人类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 ?信息是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

?信息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是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一个是意义,

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2.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 ?符号的根本特征:指说性。

?在语言学中,符号也被称之为能指,而符号指说的对象被称为所指(有

形的符号在人的大脑中激发出的图像)。 3.符号的分类

?符号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历来学者对它的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我们教材上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4.信号的特点

?与表示对象之间的因果性;

?与表示对象之间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信号要受到时间、地点、其他条件的制约。 5.象征符的特点

?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习得的;

?象征符和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6.第二种分类法

?鉴于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上也把人类使用的

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7.语言符号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通常包括口语和文字(书面语)。

?语言符号是人和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

?语言符号有它的复杂性。

8.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叫类语言或者副语言。如音量、音频、哭声、

笑声、叹息、呻吟、尖叫等。

?体语,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距离等。

?艺术。比如音乐、舞蹈、美术、建筑、住宅、园林、服装、饮食、宗教、徽章和旗帜等等。这一类的象征符常常能够表达语言符号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

9.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语言传播是分离性、阶段性的,而非语言传播是连续性的

?语言信息的传递是单通道的,线性的,而非语言传播是多渠道、非线

性的。

?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10.符号的功能

?表述(符号化)和理解(符号解读); ?传达; ?思考。 11.意义

?信息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符号,一个是意义。 ?意义是符号的精神内容。 12.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即字面义)和暗示性意义(即引伸义) ?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1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因为编码、解码过程的存在,在传播过程中,符号本身的意义、传播

者的意义和受传者的意义并不是一回事。

14.情景意义

?传播情景也提供意义。

?意义不仅仅在于符号本身,整个传播的过程与环节,比如传播者、受

传者乃至传播情景,都在为意义增加新的内容。

15.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符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符号。

?人们利用具体的实在的象征符,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这种

行为叫做象征行为。

?象征和被象征的东西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能够引起人们的想象。 ?但一旦约定俗成之后,就没有人再追究其中的联系,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16.象征性的社会互动理论

?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了象征性的社会互动理论。 ?这种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能力的社会动物,这是他们和低等动物

的区别。

?象征性的社会互动,是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交换意义的活动。 ?编码——译码,符号化——符号解读。

17.意义交换的前提

?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同一套符号系统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

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18.象征符的特点

?象征符体系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规范性、发展性

和继承性。

19.象征符的变化与发展

?一方面,象征符的创造与更新体现了社会的变动和活力。

?另一方面,象征符变动的过快、过频也会造成社会文化的混乱和失范,

造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无序化。 ?因此,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为宜 。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研究

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是指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

1.传播研究的两种形式

?传播研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传播活动当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

是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过程,注重对于各个环节的考察、分析和探讨,

这就是过程研究。

?第二种形式是把传播系统置于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从而发现传播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这是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传播。

–在社会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比如党、企业、电视台等。

–受者和传者的角色可以对调。比如在反馈环节中。

–信息与讯息的差别。信息是标明事物不确定性减少的量。任何符号的交流与传递都是信息传播。比如天气变阴,比如写字时的一撇一划,比如破案时的蛛丝马迹。而讯息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我们区分单向媒体和双向媒体,就是看反馈的强弱。

–讯息有符号和意义两个层面。传者同时充当发信者和符号化者,受者同时充当收信者和符号解读者。

2.基本的传播过程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传播者 受传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3.戴维伯洛的模式

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

4.什么是模式

?模式就是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模式具有抽象性。

?模式的类型有文字模式、图像模式和数学模式。 5.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 ?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的开头,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 ?正是从5W模式出发,形成了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