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套试卷〗青岛市名校2020年中考化学第六次押题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选8套试卷〗青岛市名校2020年中考化学第六次押题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比减小的是 A.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镁和稀盐酸 C.锌和硝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生成沉淀,所得溶液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总质量减小,故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沉淀溶解,使所得溶液总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总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锌和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置换出铜的质量小于消耗锌的质量,因此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稀硫酸不反应,因此,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水 D.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加热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溶于水之后的热效应等来分析题目。 【详解】

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D、碳酸氢

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错误。故选A。

3.取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锌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1.8g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硫酸中氢离子的质量和对应的关系式求算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详解】

解:设氧元素的质量为x。根据元素守恒可得,生成物中水中的氧元素由氧化物中得来的,因此有如下关系。

B.1.5g

C.2.0g

D.1.6g

O:16xH2O:2H+:H2SO498100g?9.8%

1698= x100g?9.8%x=1.6g 故选D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4.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B。

5.现年23岁的曹原于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曹原通过1.1度的魔鬼旋转(如图所示),使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从而实现常温超导。下列关于这种石墨烯超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和石墨结构完全相同 B.旋转后碳原子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C.其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D.将其充分燃烧生成物是C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其和石墨结构不相同,说法错误; B. 碳原子之间始终存在间隔,说法错误; C. 其中的电子随时可以自由移动,说法正确;

D. 将石墨烯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应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故选:C

6.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30克x和30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x、y两溶液均已饱和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两溶液均已饱和 D.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且两溶液均不饱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降温至t1℃时,两种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A错误;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都大于30g,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都是30g,溶剂质量都是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B正确;

C、t2℃时,X溶液为不饱和溶液,Y溶液恰好饱和,选项C错误;

D、t2℃时,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X溶液不饱和,Y溶液饱和,选项D错误。故选B。 7.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B.硫、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硫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B、硫、氧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由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不符合题意;

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故选B。 8.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