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网络学习障碍与对策研究-精品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职高专学生网络学习障碍与对策研究-精品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未能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受传统学习观的影响较深,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对作为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方式还不那么认同,甚至有些学生对教师倡导网络学习会误解为“教师偷懒”或“推卸教学责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在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尚未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三、排除网络学习障碍,提升网络学习效能之对策 (一)加强网络建设,强化网络学习意识

高职高专学生认知水平低、学习意识不足,因此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意识已是当务之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我的建构,而不是教师的责任;树立正确的媒体观,明白教师不应该作为学习信息的唯一来源,应该学会面向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进行学习,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要充分发挥校园学习网络的作用:在硬件上,改善网络学习环境,加强校园网学习平台的建设;教学资源方面,要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的投入,依据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抵御网络诱惑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首先应从思想上做好学生的工作。要让他们明白,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祖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技术人员,具

有专业特长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中最中坚的力量,就读高职院校是光荣的,是大有前途的。而且,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有很多优势,如可以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学到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使自己谋得一技之长。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会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确立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的动力。其次是注重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把动机的培养、激发,强化贯穿于日常教学和网络学习过程的始终。在督促其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网络学习的结果给予鼓励和肯定性的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加强网络学习的指导,提升知识建构能力 网络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它强调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的。因此网络学习也被定义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师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保持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5]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在实践层面可能忽视了网络环境与传统课堂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对教师角色定位过于偏狭,造成对网络学习引导不力。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认知支持,而且需要情感支持。教师的指导和交流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对话问题或主题的负载,而且是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的“心理场”。没有融洽、亲和的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互无法发起和维

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相比,网络环境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扮演更多的角色,即要担任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协作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辅导者等角色。我们当前应该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式加强教师对学生网络学习的指导和帮助,正确处理好自主学习与他助学习的关系。

(四)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6]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共同的信念指引下,由学生和教师、专家、辅导者等人员汇聚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团体,他们彼此交流、沟通协商,分享各种学习经验和资源,通过协同合作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师生可以通过建立QQ群或者学习小组构建学习共同体,并设定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学会提问和倾听,学会开放地交往和讨论,向同学、教师阐述自己的成果和观点,并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自己独立学习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多维度地构建知识,并维持学习动机和增强精神归属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