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2018下八年级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 俨然( yǎn ) 震 憾 随声附和.(hè) B.和煦(xù) 冗(róng)杂 璀 灿 惟妙惟肖.(xiào) C.恻. 隐(cè) 发 酵(jiào) 翘 首 棱.角分明(léng) D.汲 取(jí) 镌 刻(xié) 羁 绊 精.疲力尽(jī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

的演出。 B.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C.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

的人物, 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 ,发现人才 ,举荐人才 ,使用人才 。

A.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5.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C.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你对夜深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6.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 ⑤①②③⑥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 二.古诗文阅读(4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让人心生亢奋,暂时忘却烦恼。

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B.词的上片,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上片四句,从四个并列的层面,抒发不同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情震荡。

C.词的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月色淡淡,雁声惊梦,作者难以成眠,相思之情更盛。

D.“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物写意自然贴切。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阡陌交通.. ( )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13.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2分) 14.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青青子衿, ① (2)窈窕淑女, ②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③ , 。

(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④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慨. 四.现代文阅读

(一)永恒的旋律

①人们总是说时光会冲淡一切的,淡到无影无踪,淡到自己也会疑惑是不是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段故事,淡到你再也想不起当初的执著究竟是为了什么。正如苏东坡的一句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曾经的刻骨铭心真的可以淡如烟云吗?

③1952年,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到日本演出,偶然听说有个擦鞋童为了能够听到他的琴声,千方百计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演出结束后,他穿越了贵宾席,避开了社会名流的盛情簇拥,径直走到低档席,找到那位孩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孩子羞怯地说:“我什么都不要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的眼睛里刹那间溢满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

④30年后,梅纽因再次访日演出时,他设法找到了当年那位孩童。这些年来,他的生活依旧清贫,充满了坎坷,但30年来他无数拒绝了许多想以高价购琴的人。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量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⑤当熟悉的旋律再次从那把旧琴上流淌出来,当空中再次充满那穿越时空的情感时,在场者无不泪流满面……

⑥世间有了音乐,便有了永恒的旋律!

⑦也许,只有音乐,才是世间真正无国界的语言。

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人不像现代人仅仅把诗词、音乐当作高雅的消遗,而是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据说高明的乐手抚琴时,若有通音律解其心者偷听,在弹琴者发挥得淋漓尽致,听者心潮起伏之际,那琴弦往往会骤然断裂!这细细的一根弦,实在是难以承受得住那种无形的力量,而两颗心也会同时被惊动。人们心中也是有着一根弦的,只有两个人的心弦同时被拔动,心才能相通,意才能相随。所以知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有着“长存浩气,勿忘情义,日后再相知未晚”的情愫,彼此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甚至连暗示也显得多余,当饮酒时自会举杯同饮,当高歌时自会携手放歌。其实,人们所期待的,不正是这样一份心灵的依托与牵挂吗?

⑨很多年以前,沿着一座巍峨的山峰脚边,静静地,一叶扁舟正漂在那条不知名的江河上。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蒙蒙小雨,树木,山峦,舟影都蒙在一片洁白的轻纱里,显得飘渺、绮丽。一袭青衫的俞伯牙正端坐抚琴,沿江旅游。听着淅沥的雨声,眼望着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俞伯牙琴兴大发,琴声如水般从他的十指下流淌出来,此时的他已把全部的情感融入其中。俞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些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透过烟雨迷蒙,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打柴人,他就是传说中的钟子期。钟子期闭目倾听。伯牙意在高山时,琴声就高昂激越,子期赞曰:“巍巍然如泰山,妙哉!”伯牙琴声一转,意在流水,柔和悠扬,子期赞曰:“妙哉!洋洋然如江河。”一曲终了,余音未散,高山流水传为千古佳话…… ⑩无论对俞伯牙还是钟子期来说,能够遇到对方,实在是他们的福气。那种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的情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长叹,又是多少人内心狂热的呼喊!

⑾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琴! ⑿牙师好觅,知音难求! ⒀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人我们一生中也许只能碰到一次。跟你擦肩而过的可能正是你寻觅已久的。如果你遇到了,那是你的运气;如果你失之交臂了,那是你的悲。 ⒁回头看看我们所经过的岁月,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已经淡去了。不过那是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真正感动过我们,本身并没有真正进入过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的生命中,它们只是一些点缀或过客而已。但我坚信:

世上总有一种东西永远不会被时间稀释,这,就是生命中永恒的旋律。这种旋律,它剔除了一切的粉饰和雕

琢。你可以被它的任意一个音符所感动,你可以有机会拥有它,你更可以透过它,在记忆模糊的往事中重温曾经的几许柔和,几分情愫……

15.本文的题目是“永恒“,但作者并没有空洞地去谈它,而是从音乐的角度,以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作者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4分)

16. 第3段中写梅纽因找到擦鞋童时,为什么会“泪水夺眶而出”? (2分) 17. 第九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8.全文结尾说:“去除了一切的粉饰和雕琢,你可以被任意一个音符感动,透过记忆模糊的界限来重温某些温柔的瞬间……”你有过这种情感体验吗?请描绘出这样一个让你感动的“瞬间”。(50个字左右)(5分)

(二) 绿色技术

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19、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它有哪些特征?(2分) 20、文段②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21、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2、 “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3.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3分);

五.作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 A 6.B 7.D 8.B 9D

12 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3. 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5.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他:“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奏!

16.梅纽因痛哭是因为他找到了知音,他的演唱会或许一票千金,人潮涌动单这些人又有多少只是单纯的去听他的演奏而非冲着他的名声去的,但是他却在最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真正懂他愿意倾听他音乐的知音人,又如何能不喜极而泣。

17.环境描写,营造一种迷梦凄迷的氛围。为俞伯牙钟子期相遇作铺垫/埋伏笔,反应古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18.(3分)绿色技术(1分);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2分) 19.(2分)是指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食品。 20.(3分)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 21.(3分)目前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而绿色能源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22.(5分)⑴无污染(2分)⑵ 指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凶杀、色情等危害内容(3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