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要点共计五十节课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精神分析要点共计五十节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期可以升华,比如当老师。

第十一节:肛欲期

越是自由的人,越能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会给人一种我活着、我活得有价值的感觉。

18-36个月,肛欲期。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关系到对自己身体的感觉,甚至关系到荣誉,以及和妈妈的关系。谁控制大小便,事关权力。父母过度控制,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对自己过度控制或过度不控制,人格停留在肛欲期。中国社会对每一个人的控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表明我们的集体潜意识还处于肛欲期。

第十二节:俄狄浦斯期

人不管多么健康,都会有部分口欲期和肛欲期的残留心理。一切神经症问题,都是俄狄浦斯期问题。处女情结是俄狄浦斯情结。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孩子在心理上把父母抛弃得越彻底,就越健康。 科胡特认为,俄狄浦斯冲突并不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只有在爸爸妈妈对孩子不好的时候,孩子才会有俄狄浦斯冲突, 处在一种想要赢但是又不敢赢的状态。

第十三节:性与死亡

往往我们说的死亡,并不是肉体的、生命的消失,而是那些证明我们活着的人不再给我们客体的回应,所以我们就死了。

俄狄浦斯冲突与死亡有关。如果突破父母制造的禁忌,那就表示他们已经死亡了,这样会让我的早年链接崩溃,在感觉上就是死亡。性冷淡与俄狄浦斯冲突非常有关。对父母的仇恨是一种变形的爱,这种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

不同阶段的死亡焦虑:

口欲期:如果我攻击了妈妈,妈妈会抛弃我。 肛欲期:如果我不能控制妈妈,就会死亡。

俄狄浦斯期:如果进行与性有关的活动,就会死亡。

温尼科特所说的过渡性客体,就是在我既不能很好地控制妈妈,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时,可以控制的一个中间物,比如毛毛熊。

在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通过想象和创造弥补妈妈的不足,这就是创造力的形成。绝大多数创造都是男人搞出来的,因为男人在天然的创造力上永远不及女人(生孩子),所以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造——温尼科特

第十四节:梦的解析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通向潜意识的途径还有:口误或笔误;自由联想;催眠;梦。弗洛伊德把梦分成三个部分:

1.显梦:被记忆以及被讲述的部分。

2.隐梦:隐藏在显梦之后的潜意识的冲突。

3.梦的工作:凝缩,象征,再度校正,转移,特殊表现。

梦到五种工作模式: 1.凝缩:浓缩隐藏内容。 2.象征:翻译隐藏内容。

3.再度校正:组织梦的素材,让显梦变得连贯。 4.转移:置换人物。

5.特殊表现:把潜意识冲突视觉化。

有一些人的特殊表现力,比其他人更强,做的梦是彩色的。这也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大脑的分工不太好,管视觉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功能有重叠。

释梦的三个步骤: 1.梦里的情绪。

2.梦和现实冲突的联系。 3.梦和来访者的人格的联系。

经常做肮脏的梦,可能是超我对本我有严厉的谴责;不知与客体的关系应该远还是近,有自我边界被突破的焦虑;与施虐和受虐有关。

梦的功能:实现愿望;固结记忆;解决问题和冲突;减少应激;调节情绪;创造。

弗洛伊德之后关于梦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1.显梦变得越来越重要;

2.梦被认为具有多种躯体功能; 3.自我和超我的规则变得更加重要; 4.客体关系理论日益重要。

第十五节 一个梦的解析

梦是欲望的达成。——弗洛伊德

梦是试图整合心理碎片的努力。——比昂

在多数梦中,视觉感知占主导地位(60%),但也有听觉现象及躯体感觉发生(很少,嗅觉或味觉)。梦中的思维过程也能够被检测到一些——甚至比感觉及情感更频繁。如果梦中出现感情内容,它们会和觉醒状态具有同样的品质(例如:暴怒、烦恼、焦虑、厌恶、喜悦、兴趣、哀伤等)。梦中最明显的情感是喜悦——甚至多于烦恼或焦虑。做梦之后想不起来,这个想不起来本身就有意义。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同性恋,或是潜在的双性恋。和一些欣赏的同性喝酒,保持很长时间的友谊,从动力学角度说,都是象征性的同性恋的行为。倾向并不一定转化成行为。

第十六节:梦的延展分析

考试焦虑的梦,源于不让自己充分释放攻击性和力比多。一个超我太强的人,或

一个两种驱力都被压抑的人,不会让自己释放得过于顺畅,因为过于顺畅可能会导致道德上的内疚感。

爬楼梯的梦,也是与力比多有关。不断上升的过程,与性活动中不断积累性刺激最终达到高潮的感觉相似。也可能与攻击性有关,因为占据了高处,就比较容易攻击别人,没那么容易被别人攻击。

梦具有整合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做梦,因为梦可能导致他分裂的各个自我被拼凑成一个整体,而这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承受和容纳的。他没有勇气或是能力把他的梦呈现给自己看。

梦的丰富性在于这三样东西以不同的比例呈现出来:力比多;日常生活残留的碎片;梦的稽查员。每一个梦都是高度特异的个体产物,必需根据做梦者的真实情境来阐释梦的主观意义,没有大体有效的象征。

第十七节:梦的象征意义

噩梦像清醒时创伤的强迫性重复。在梦魇的时候,这些攻击性的东西,或说与力比多有关的东西,就绕过了梦的工作,而直接呈现它最原始的一面。

梦见亲人死去,表明亲密关系处于冲突状态。在梦里对父母的攻击,是寻求独立的表现。梦见牙齿全部脱落,是因为强烈释放攻击性后,产生了巨大的向内的攻击性或愧疚感。

第十八节:温尼科特与母婴关系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分成了两个对立的小学派,一个是以安娜·弗洛伊德为首的自我心理学学派,另一个是以克莱因为首的客体关系学派。主要冲突点在于,在儿童的精神分析中,应该怎么做。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很弱,在给儿童做精神分析治疗时,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引导。克莱因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不弱,甚至比成人更强大,给成人怎样做,就给孩子怎样做。 温尼科特关注的不再是母亲或孩子个体,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怎样促进或阻碍孩子的发展。

第十九节:过渡性客体

当孩子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大小便时,就不再需要一个身外之物作为过渡性客体。好的母婴关系是每个人承受一部分的不完美,这样压力就不会在一个人身上。

第二十节:母婴间隙和创造力

父母对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青春”之所以被深深记得,是因为成长之痛。

恰到好处的挫折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温尼科特按时间来限定一个挫折到底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还是会造成创伤的挫折。

抱持性环境 Holding environment:既可以在婴儿达到自体满足时给他认可,也可以

在婴儿经历挫折时给他保护。母婴间隙 Span:温尼科特认为,在婴儿和母亲之间、孩子和家庭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甚至是民族之间,都应该有一个间隙。一个妈妈越是能够忍受孩子的远离,她的人格就越健康,她养育的孩子就越健康。孩子的疾病,很可能是潜意识想满足妈妈需要的结果。

第二十一节:温尼科特的五个治疗要点

对“玩”的反感,表明内心有一个过于紧张和严厉的超我,潜意识太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玩的人。病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好玩的人,治疗师在说“好玩”时,会让病人好玩的部分出来,让病人的超我觉得受到威胁。在一个新的自我出现时,我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恐惧:我还是我吗?

温尼科特把心理治疗比喻成游戏,治疗师需要具备两个能力:1.邀请病人进入游戏(心理治疗)的能力;2.跟病人较长时间游戏(心理治疗)的能力。

温尼科特的五个治疗要点:

1.治疗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即让自己有足够独立的人格,不会轻易被病人撩拨得不知如何是好,为从事心理治疗准备充足的人格素养。

2.与来访者有专业化的设置。稳定的关系本身就是治疗有机的一部分。

3.安全的、便于退行的气氛。不仅包括治疗室的硬件条件,更包括治疗师的人格散发出来的场,让病人觉得绝对安全,没有隐藏的攻击性。

4.允许病人表达他的情感创伤。病人在表达创伤时,多半会有羞辱感,治疗师要提供抱持性的环境,才能够让病人继续活下去。允许病人表达攻击性。要注意的是,处理急性的巨大创伤绝不可以用精神分析治疗,应该用心理学会或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关于急性创伤的规则来处理。

5.重建病人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

其他需要了解的精神分析理论家:W.R.D.Fairbairn费尔·贝恩,Margaret Mahler玛格丽特·马勒,Heinz Hattmann海因茨·哈特曼,Sandor Ferenczi费多尔·费伦齐。

第二十二节:比昂的临床思想

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式的暗示。

好的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保持沉默的能力,坚决不先说第一句话。

比昂: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先驱,首次把精神分析用在团体治疗中,被誉为精神分析领域最深刻的思想家,哲学来源是康德。比昂的思想具有前后一致的统一性,著作有《思想等待思想者》、《群体中的经验》。

比昂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颠覆在于:

1.没有过多地在乎一个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

2.认为与其使用意识与潜意识的说法,不如使用有限和无限; 3.人除了趋乐避苦的天性,也有面对痛苦和承受痛苦的天性。 4.梦是精神整合心理碎片的过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