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纫基础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服装缝纫基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搭缝

搭缝是两层衣片缝头相搭1cm,居中缝一道线,使缝子平薄,不起梗,用于衬布的拼接,需拼接又不显露在外面的部位,见图1-36。

(8)对拼缝

对拼缝是两层衣片平接,用Z型线迹来回缝缉,此缝比搭缝更平薄,适用于衬布的拼接,见图1-37。

(9)压缉缝

压缉缝是把上层衣片缝口折光,盖住下层衣片缝头或对准下层衣片应缝的位置,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一般用以装袖衩、袖头、领头、裤腰和贴袋等,见图1-38。

(10)贴边缝(窄贴边也称卷边缝)

贴边缝是把衣片反面朝上,把缝头折光后在折转一定要求的宽度,沿贴边的边缘缉0.1cm清止口,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防止起涟,见图1-39。

(11)闷缝(也称包边缝)

闷缝是把面料两边折光,折烫成双层,下层略宽于上层,把衣片夹在中间,沿上层边缘缉0.1cm清止口,把上、中、下三层一起缝牢。用于装袖衩、装裤腰等,见图1-40。

第 9 页 共 52 页

(12)别落缝与漏落缝

别落缝与漏落缝是明线缉在坐倒缝旁或分缝中,用于装裤腰、固定嵌线等,件图1-41。

(13)来去缝

来去缝是把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0.3cm缝头后把毛丝修齐,翻转后,正面相叠合缉0.5或0.6cm,把第一道毛缝包在里面。用于薄料衬衫、衬裤等,见图1-42。

(14)明包缝(也称外包缝) 方法一:

明包明缉双线。两层衣片反面相叠,下层衣片缝头放出0.8cm包转,为使包缝平薄,包转缝头缉住0.1cm,再把包缝向上层衣片正面坐倒缉0.1cm清止口,注意反面缝道要分足无虚缝。用于男两用衫、茄克衫等,图1-43。

方法二:

先将两层衣片反面相叠,下层留出较宽缝份,缝份宽度根据包缝止口宽度而定。平缝后将下层衣片拉出放平,缝份边缘扣光后盖在上层衣片上缝缉。此方法使包缝平薄,适用于缝制厚布料,见图1-44。

(15)暗包缝(也称内包缝) 方法一:

暗包明缉单线。两层衣片正面相叠,下层衣片缝头放出0.6cm包转,为使包缝平薄,包转缝头缉住0.1cm,再把包缝向上层衣片反面坐倒,注意正面缝道要分足、无虚缝,在靠包缝一边正面缉0.4cm单止口。用于茄克衫、平脚裤等,见图1-45。

方法二: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叠,其余步骤同明包缝方法二。

第 10 页 共 52 页

(16)止口缝

止口缝是先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叠平缝,然后将衣片折转为反面相对,止口不倒吐。在正面缉上明线又称压止口。明先有单、双、狭、阔之分,既能增加缝头的牢度,又能起装饰作用。厚料止口内缝份需修剪以减少厚度,止口缝多用于服装的边沿,如门里襟止口、袋盖、袋口及领圈、领头等部位,见图1-46。

(17)条饰缝

条饰缝是将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后缝头分开,用一条两边扣光的布条盖没分缝缝份,然后沿两边压缉止口以固定布条。这种方法可使缝合后的衣片正反面均不见毛缝。如布条用镶料则具装饰作用,如上衣的开刀分割部位,裤子的外侧缝等,见图1-47。

(18)云纹花

云纹花主要用于棉袄、羽绒服装、衬绒服装的装饰,以及对填充材料的固定。这类服装通过缉线以后,缝过线迹的部位凹进,其余部位向外凸出,形成凹凸的立体线迹花纹,既有装饰性,又能固定了腈纶棉、羽绒、驼绒、绒布等御寒填充材料。最初的缉线利用各种形状的弧线形成云纹状,故称之为云纹花。现在随着工艺的发展,可以随意设计缉成各种文字、花卉图案、各类几何图形。缉云纹花要求一缉到底,不能回针或重复叠针,因此缝纫前复杂的花纹要事先将针迹走向构思好,画在纸上,将纸附在衣料上再缉线,缉线后撕去纸样即可。如果是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要计算后在衣料上画上粉线标记后再缉。为使缉缝线迹更明显,装饰效果更强,可采用与衣料颜色反差大也较粗的缝线,见图1-48(1)(2)。

六、机缝特殊缝型及在服装上的运用

滚、嵌、镶、荡是服装的传统工艺,常用于睡衣裤、旗袍、童装等服装。滚、嵌、镶、荡用料一般都取斜丝绺,以45°斜为最佳,取料、拼接方式,见图1-49。当被装饰的边为直线型时,为省料考虑也可采用横料、直料。取料的宽窄、长短均根据工艺需求而定。滚、嵌的用料可用本色本料、本色异料或异色料等,镶、荡一般都用异色料。下面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滚、嵌、镶、荡机缝方法。

(一)滚

滚就是通常所说的滚边。滚既是处理衣片边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装饰工艺。 1、按所用材料及颜色分类

(1)本色本料滚。用本身面料做滚条滚边的称为本色本料滚。

(2)本色他料滚。用于面料颜色相同的其他材料做滚条滚边的,称为本色他料滚。 (3)镶色滚。用与面料颜色不同的相同材料或其他材料做滚条滚边的,称为镶色滚。 2、按宽狭及形状分类

(1)细香滚。是最狭的一种滚边,宽在0.2cm左右,滚好后滚边呈圆型,像一根细香所以称为细香滚。 (2)狭滚。滚边的宽在0.3cm以上,1cm以下的,通常都称为窄滚。

第 11 页 共 52 页

(3)宽滚。滚边的宽在1cm以上的通常都称为宽滚 3、按缉缝层数分类

(1) 二层滚。既普通滚法,滚条缉上面料时,面料与滚条均不扣转毛缝,只缉牢面料及滚条各一层,共二层,所以称为二层滚,见图1-50。

(2)三层滚。为了防止面料散丝,先把面料扣转毛缝后在缉上滚条,缉牢面料及滚一层,共三层,所以称为三层滚。三层滚常用于细香滚及容易散丝的面料,见图1-51。

(3)四层滚。为了防止面料与滚条散丝,以及使滚边外观更厚时饱满,把面料和滚条都扣转毛缝后再缉合,缉面料及滚条各二层,共四层,所以称为四层滚。四层滚常用于细香滚及容易散丝的面料和薄滚条料,见图1-52。

4、按工艺分类(图示以二层滚为例) (1)明线滚:

方法一:把滚条正面与衣片反面相叠,按滚边的宽度缝合,再翻转滚条,扣光滚条的另一边毛缝,将滚条包紧衣片边缘,盖住第一道缉线并沿滚条边缘缉0.1cm止口,见图1-53。

方法二:把滚条正面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滚边的宽度缝合,滚条翻转,包紧衣片边缘,在衣片正面滚边上缉0.1cm清止口,也可在滚边外口再缉0.1cm,形成双止口。常用于大衣的底边滚边,见图1-54。

方法三:用专用滚边压脚,使滚条直接夹缉到衣片上,见图1-55。

第 12 页 共 52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