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一)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十年来,台湾文坛的风雨似乎不少,但在这片散文世界里,却有一种尘埃落定,水净沙明的气象,可以看作是台湾新散文成绩的一次检阅。台湾孤悬海外,新文学的土壤同样是?五四?,不过感受时地风水的折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礼赞自然,剖析世态,缅归怀往,托物寄兴,友谊温煦,骨肉情亲,童年瞬息,记忆常新,这类传统的散文风格,萦洄流贯,一脉相承;但观察更为细密,视野更为开阔,抒忧发愤,更为深广,题材也有所拓展开掘。

狭巷生涯产生?巷道意识?:区区心房,能载得多少宇宙的痛苦!但万家灯火,正在迎接归人,无线电里的新闻广播,也会望衡对宇,瞬间把世界勾连成一片。鸡尾酒会的热闹与殷勤,覆盖着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虚伪。偏枯的物质文明,不但吞噬自然,而且荼毒生灵。寄生在现代化的西方社会,从护照到各种信用卡号码,构成整个生存价值的记号,?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失根的兰花,因花四散的蒲公英,门外即天涯的浮浪感失落感,生活的新经验给散文园圃带来新意象,包孕着深邃的思索。

表现技法也有新的体同,不同程度地从青涩转向黄熟,从清浅转向丰深,从直白转向蕴藉。有的铅华落尽,真纯始见,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有的功候深藏,秀丽内含,娴娴而来,风

致自见。据所知,六十年代的台湾,曾爆发?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现代西方思想风行一时,而在这些散文佳作中,却绝少见外来虚无消极的影响。可见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赋予了后代多么强大的抵抗力和消化力。

1.以下不属于文中提到的台湾散文题材内容的一项是 A. 赞美壮丽灵秀的山川风物,抒发怀抱。 B. 追忆情趣盎然的童年往事,温馨亲切的故旧亲朋。 C. 记述“横的移植”与“纵的传统”之战的实况。 D. 抒发孤悬海外,漂泊失根的肤浅感受。

2.对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已经迈进到信息化社会,几个数字就可以传达人生的各种信息。 B.现今世界已成为地球村,通过几个数字的联系,天涯即刻成为咫尺。 C.西方的现代化文明无视人的心灵性情,使人生等同于几个冰冷的数字。 D.生存价值的体现应该有一个量化符号,几个数字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3.对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六十年代,台湾文坛发生过全盘接受西方文学思想还是保持中华文学传统的论争。 B.社会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情势,使作者的表现技法无法成熟。

C.台湾散文和其他文体一样,都全面抵御了外来文化虚无消极的影响。

D.中华民族载高履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风行带给台湾作家不同程度的变化。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台湾散文题材丰富,思索深刻,技法渐至成熟。

B.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台湾散文作家的作品内容和技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C.台湾散文同样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D.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散文才能健康发展,有所创新。

答案:1( ) 2( ) 3( ) 4( )

二、阅读下面一个文段,完成5——8题。

淡之美(有删节)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自然,好象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上的光鲜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

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认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浆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

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

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是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 来的,更耐人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 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

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平?

5.文中有关苏东坡西湖诗的论述是针对前面文字中哪一句话来说的?苏诗中的“浓抹”与上下文中的“浓妆艳抹”的含义是

否相同?为什么?(4分) 答:

6.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对比手法从不同侧面论述“淡之美”,下面两组对比各突出了“淡之美”的哪两个特征?(4分) (1)女孩子淡妆与浓抹的对比,突出“淡” 。 (2)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对比,突出“淡” 。 7.怎样理解下面三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请根据问题作说明。(6分) (1)“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至美的境界”是怎样一种境界?

答: (2)“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3)“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禅的境界在文中指怎样一种境界? 答: 8.下列说法不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追求恬淡的人生观和追求禅的境界是一致的,作者要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物质,是人的本能,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 C.恬淡未始不是又一种积极,因为恬淡者对得和失,成和败,都能淡然处之,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D.文中引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是为了表现艺术上的恬淡美。E.本文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从女孩子写到西湖写到中国画,最后水到渠成,点出“求淡美,得禅趣”的人生观。

答:( )(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