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说数》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说数》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说数》

【教学设计思路】

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2、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笔者设计教学时尤其注重其中的讨论环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启发,让学生在讨论中能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3、因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因此笔者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解说说明方法及理解课文语言特色方面。

4、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与调控,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数字成语比赛”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深化教学内容,让枯燥的数字活起来,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

5、幻灯片应设计多点内容,上课时按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而做出取舍。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2、理解科学小品的基本说明方法及表现手法,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

2.运用多种方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字美、数学美,体会科学艺术的共通性 【教学重点】

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一种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 】

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何以有如此魅力。 【教学方法 】 问答式、讨论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芽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

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2、作者简介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 1929 年 11 月出生。 1948 年 5 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9 年在溧阳参加工作, 1956 年考入浙江大学, 1959 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

教。 1980 年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做访问科学家。 1983 年起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990 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 《微波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9 年出版 ) ,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 《高温超导微波电

路》 (1993 年在美国出版 ) ,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拥有多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沈致远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 1998 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天趣园》专栏,发表科学散文及随笔,题材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等方面。这些文章结集为《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 2002 年出版,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创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幻灯片,显示生字词及课后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 字词:孜孜( )以求、拭( )目以待、衍( )生、 契( )机、一粲( )、言简意赅( ) (2)、课后练习题一。

2、 提问字词及课后练习。 三、品味课文。 (一)、认知与领悟

1、步骤一:分两大组,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效信息。四人小组讨论。

问题:⑴文中介绍了哪些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一指出,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

⑵画出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复平面,并口头作出说明。

步骤二:各选一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⑴(思路图略)

(引导学生说明:数由自然数开始,然后为了解决小数减大数的困难和计数的需要,引进了负数和零,继而又有了分数,有了无理数,这以后又创造了虚数,出现了复数……) ⑵(复平面图略)

(引导学生说明:这个复平面上的水平直线是实数轴,负数正数分列左右,零居中央;与之相垂直的是虚数轴,它上面的点则是虚数;而复平面上的其余任何的点则为复数。) 2、从上面的思路图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人类对数的认识过程组织全文的,是逻辑顺序。 3、从数的不断被人类认识的过程看,你觉得科学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律?科学发展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 讨论后明确“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又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讨论后明确“科学发展需要的精神”:科学需要发现,需要想象,需要创造。科学就是要有一种“想入非非”“无中生有”的精神。正是带着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科学家不断研究,不断发现,不断创造,引领人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二)、鉴赏与探究 (1)鉴赏:

由以上的讨论可见数是奇妙的,但数也是美丽的。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沈致远先生是一位科学家,在他的笔下数并非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相反,充满乐趣,富于美感。那么,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去表现数学的美的呢? 讨论后明确:举例,比喻,作比较 2、学生齐读文中的两首诗

3、选择你认为最能表现“数”的美的句子加以赏析。 (2)探究 1、《说数》中引用了诗文,有什么作用?

答:适时应景地引用诗词能使文章生色、读者生趣。冶真善美于一炉,乃科学散文之真谛。 2、科学对于现代美有什么作用呢?

答: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是现代艺术的催生者。例如,照相术的发明是欧洲古典写实派美术向印象派、抽象派……转化的契机,毕加索后期的一些作品受到高维几何空间的启发。有兴趣的读者可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3、“科学求真,真中涵美”,“神州五号”的升空、中国宇航员的登天,这当中涵着美吗?这些又是什么美呢?

答:庄子的《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亦若是则已矣。”航天使神话成真,即为大美。 4、《说数》讲零时说:“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讲圆周率时说:“最近利用电脑算到小数点后两千亿位!但比起‘此率绵绵无绝期’来,连沧海一粟也不如。”两处都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的是拟人法。将零比作王者是直接拟人,将圆周率与《长恨歌》类比是间接拟人。如果没有读过《长恨歌》,后者的类比是想出不来的。将较抽象的对象比拟为熟悉的具体事物,有便于理解的作用;而且运用得当,也可以增添文采。

5、以前都说自然数含零,现在又说不含零,这是为什么? 答:据《辞海》“自然数”款,自然数不包括零。零独具一格,其来有自。0的引入比123……要迟得多,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6、零既在实数轴上又在虚数轴上,为什么?

答:零是实数轴与虚数轴的交点,它既在实数轴上又在虚数轴上。这可以从两方面看:(1)整个复平面是连续的,零的左右连续性说明它在实数轴上,零的上下连续性说明它在虚数轴上;(2)分别取x和-x的平方根,然后令x趋向于0,这两个平方根就分别沿实数轴和虚数轴按同样方式以0为极限向它逼近,所以零确实是既在实数轴上又在虚数轴上。

7.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数字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成为形象而美丽的抒情对象?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讨论后明确:⑴、数学符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数字的原型。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决定了数学的美。⑵、热爱能发现美,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才会去发现并感受常人难以认识到的美。⑶、自然科学家本身较高的文化修养使之能以一种文化的眼光去领悟科学,从而产生丰富而浪漫的想象。

板书:生活存在美/热爱能发现美/修养能感悟美

教师补充小结:人们常把数学与计算机、围棋或理化相提并论,但专家指出,与数学最接近的学科很可能是音乐与诗歌,爱因斯坦就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诗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自己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电磁学泰斗麦克斯韦就喜欢写诗,他的方程组就是一首伟大的诗。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就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我国最优秀的水利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先生还是一位诗人。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都是作诗的好手。科学是美丽的,更因为科学家们有一颗能感受美创造美的心灵。

(三)、讨论 1、说明顺序研究

(1)、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有几种?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本文是什么顺序? 有何好处?

明确:逻辑顺序。(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 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一般读者的科学水平。

科 学 小 品

准确 生动

2、体会语言的生动美:

(1)、从文中摘录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明确:

(一)、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举例子: 如 用圆周率来说明无理数的特点 —“包含着无限的信息” 作比较: 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和圆周率比较,说明圆周率包含无限信息. 引用:文中引用两首小诗. (二)、多种表达方式:

描写: 加入了分数和无理数以后,数学王国更扩大了,在零这位国王两边雁翅般排开的阵容就更加威武雄壮了.

抒情: 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三)、品味语言

1)运用: 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如: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2)化用: 道是无理却有情

(刘禹锡) 道是无晴却有晴 此率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此恨绵绵无绝期

3)引用: 文中引用两首小诗.前者用诗来咏圆周率,既贴切又文采斐然,使人感到意趣盎然.后者既突出了零的特点,又赞扬了像零一样虽然清贫却乐于助人的人. (四)、作业

1、数由自然数发展到复数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从原文找) 2、筛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段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内容是 。 3.划出文段中你认为重要的修饰限定词,体会它的功用。 4.总结文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