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血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复极1期是由If离子流形成的

D.平台期由Ca2+、Na+内流及K+外流所形成 E.3期是K+通过IK通道外流造成的再生性复极 318.关于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 A.外向电流为K+

B.内向电流为Ca2+和Na+ C.是心室肌不应期长的主要原因 D.与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有关 E.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环节

319.与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是: A.动作电位时程长 B.存在明显的平台期 C.有效不应期长 D.0期去极化速度慢 E.参与活动的离子种类多

320.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 A.0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B.钠通道的性状 C.静息电位水平 D.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E.阈电位水平

321.在下列哪个时相中,心室肌对外来刺激不发生反应? A.心室收缩期 B.心房收缩期 C.心室舒张早期 D.心室舒张中期 E.心室舒张后期 322.窦房结细胞: A.0期去极化速度慢 B.动作电位幅度小

C.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较小 D.4期自动去极化较慢 E.属慢反应自律细胞

323.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的特征是: A.0期去极速度较慢 B.最大复极电位约为-70mV C.0期去极可被河豚毒阻断 D.4期去极速度较快 E.0期和4期都有Ca2+内流 324.慢反应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A.0期去极速度慢

B.无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 C.0期去极可被异搏定阻断 D.0期去极可出现明显的极化倒转

E.阈电位约为-40mV 325.慢反应细胞的特点是: A.兴奋性低,自律性低 B.0期去极化由慢通道激活引起 C.无明显的极化倒转

D.动作电位不出现明显的1期和平台期 E.3期由K+离子外流引起

326.形成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4期的电流是: A.INa离子流 B.Ito离子流 C.IK离子流衰减 D.IK1离子流 E.If离子流

327.使自律性增高的因素是: A.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减小 B.阈电位水平上移 C.4期自动去极速度增快 D.复极3期K+外流增加 E.心迷走神经兴奋

328.使心肌传导性增快的情况有: A.0期去极化速度快 B.0期去极化幅度高 C.静息膜电位绝对值降低

D.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阈电位水平上移 E.期前兴奋发生时

329.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轻度增高时,心肌生物电活动将发生的变化是: A.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 B.阈电位上移

C.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D.心肌兴奋性增高 E.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 330.在典型心电图中: A.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B.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C.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 D.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

E.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

33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A.弹性贮器血管指主动脉和大动脉 B.分配血管指从大动脉至小动脉之间的管道 C.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薄所以称之为容量血管 D.短路血管的功能主要是进行物质交换 E.直捷通路在骨骼肌组织微循环中较为多见

332.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是: A.在心缩期贮存血液 B.维持较高的舒张压 C.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 D.维持正常血压 E.使血液连续流动

333.导致血液粘滞度降低的是: A.红细胞数目增加 B.血流的切率增高 C.温度的升高 D.微动脉口径减小 E.血液发生明显的轴流现象 334.有关血压,正确的是:

A.人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为0.933kPa(7mmHg) B.血量减少或血管容量增大,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降低 C.心室收缩时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与势能

D.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所以动脉血流也是间断性的 E.血压在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中降落的幅度最大 335.下述有关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有: A.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愈大,收缩压愈高 B.每搏输出量增加主要使收缩压升高

C.外周阻力增加时,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 D.心率适当增快,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E.老年人通常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336.可能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因素包括: A.心脏射血能力减弱 B.输血或输液过多 C.容量血管收缩

D.微动脉舒张使外周静脉压升高 E.全身静脉收缩

337.促进静脉回流的因素有: A.容量血管收缩

B.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增高 C.骨骼肌的节律性舒缩 D.呼气时 E.心肌收缩力加强 338.右心衰竭时可出现: A.颈外静脉怒张 B.肝脏充血肿大

C.体循环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D.肺水肿 E.下肢浮肿

339.在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中,正确的是: 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时,静脉回流量增加

B.心缩力增加,心室射血增加造成静脉回流减少 C.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可促进静脉回流 D.吸气时静脉回流减少

E.当从卧位变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 340.由平卧突然立起时发生如下变化过程: A.下肢和腹腔回心血量突然减少 B.每搏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 D.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迷走紧张减弱 E.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341.微循环的基本功能: A.实现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B.控制组织血液灌流量 C.维持动脉血压

D.调节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稳定 E.调节体温

34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 A.微动脉扩张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压下降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343.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中:

A.肌肉运动时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B.右心衰竭时毛细血管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 C.丝虫病使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

D.烧伤、过敏反应时,组织液胶渗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E.慢性肾病,血浆蛋白丢失,血浆胶渗压下降,组织液生成增多 344.人在急性失血时出现的代偿性反应有: A.阻力血管收缩 B.容量血管舒张 C.心率加快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345.血管的神经支配中:

A.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

B.体内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C.人体内的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 D.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E.交感舒血管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346.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A.慢反应细胞0期Ca2+内流减慢 B.加速肌浆网对Ca2+的摄取 C.心室肌细胞不应期缩短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