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堂学习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堂学习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核心问题?

3.材料

问题 上图为秦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了国家最高权利?为什么?

探究二 郡县制的确立 1.材料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问题 两个“制”分别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2.

材料 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问题 结合右图,你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

探究三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材料 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问题 试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名师点拨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前期主要是积极作用,后期消极影响更为明显。

史料 (见右图)

云梦睡虎地秦简

信息 这是在1975年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属文物史料。简文墨书秦篆,一般写在蔑黄上,少数两面墨书,字迹大部分清晰可辨。内容以秦代法律、文书为主,另有《编年记》等,共9种。简文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价值 简文墨书秦篆,佐证了秦代以篆为标准字体。秦简的法律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重要价值。简文反映的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正是中国从诸侯割据向中央专制集权制的转变时期,秦简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提供了可信史料,也是校核古籍的重要依据。这批秦简保留了秦律的许多内容,它的发现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迁移应用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思维流程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秦朝军事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信息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审题—

?结论

?兵符应在皇帝之手

判断

答案 A

方法指导 近年来图表类的题目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教材中的图表以及图表类的题目要多加关注。

【答案解析】 课前准备区

一、1.(1)①分封 大宗 ②天下共主 (2)①王 2.韩 赵 魏 楚 燕 齐

二、1.高度集中 2.(1)①嬴政 ②皇权 皇位继承制 (2)①皇帝 监察 军务 ②皇

家 (3)郡 县 郡守 乡 里 (5)工具 3.(1)贵族分封制 (2)王朝制度 (3)行政效率 地方 (4)政治 社会

思考

1.(1)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正在形成。 (2)分封宗法制崩溃。

(3)各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4)国家由分裂割据趋向统一。

2.(1)长期的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2)兼并战争的进行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3)各国变法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等。

3.(1)内容:最高封建统治者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位世袭;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由皇帝下令调动。(2)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独断。

4.(1)以兵权为中心,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皇帝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

(3)中央官职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确保皇帝大权独揽和对人民的统治。 5.(1)吸取了东周以来因分封制造成分裂割据,威胁中央的教训。(2)秦统一后,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1)皇权至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2)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1)秦始皇害怕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2)说明了中央集权制下皇权至高无上,秦朝法律严酷。

3.没有分享。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探究二

1.(1)分别指分封制、郡县制。

(2)周王朝实行分封制,造成后期诸侯割据纷争,最终导致周王朝统治结束;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秦亡于郡县制的说法是错误的。

2.功大于过。 (1)功绩:结束长期的战乱纷争,统一中国;建立一套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中国2 000多年;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过错:修皇陵建阿房宫滥用民力;焚书坑儒钳制文化;法律严苛导致农民起义。 探究三

(1)积极: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秦汉—宋元),积极作用是主流。表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

(2)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消极因素突出,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危害尤甚。表现在:钳制思想文化、特务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