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荔枝种植的环境条件(含义二:为什么在那里) 业区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土壤)。 师: (1)我们再来想一下为什么荔枝要从南方运到长安?(荔枝种植于南方,长安无荔枝种植)。 (2)那么荔枝的种植在哪些地方的?(荔枝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纬10度~30度地区和南半球的南纬10度~30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共35个国家。荔枝原产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国家种植的荔枝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中国引进。) (3)我国荔枝的种植分布哪些地方呢?(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广东栽培最多,福建和广西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我们把农业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叫做农业的区位。 (4)那为什么荔枝分布在这些范围?大家看一下荔枝的生长习性(材料)。(板书:一、农业;二、农业区位;1.地理位置) 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荔枝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土壤条件,荔枝生产区的布局主要受到气候、土壤因素的影响。农业区位的第二层含义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农业区位因素1.设问:荔枝是怎么从南1.学生思1.交通、技术、政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方运到长安的? 考回答问策、市场因素教学; 影响(每种因素分2.设问:为什么杨贵妃能吃题; 2.学科融合:地理析完后同步表格,到新鲜的荔枝?(材料) 2. 读图、材与历史; 例如气候会影响农3.设问:谁允许杨贵妃吃荔料分析。 3.综合思维:要素作物种类、作物熟枝? 综合。 制、耕作制度、产4.设问:杨贵妃每次需要南量;并配农业生产方供应多少荔枝?(史料) 地理事例) 5.活动:地形、水源、劳动力因素以课本P43活动以及其他材料展示 师:还有哪些区位因素呢?我们继续对古诗进行解读。 1.荔枝是怎么从南方运到长安的?(超链接古诗)(马、陆运;交通也是一个区位因素) 2.为什么杨贵妃能吃到新鲜的荔枝? (材料1)荔枝产地广东,距离长安约2000公里,唐代物流规则,每三十里一个驿站,2000公里需要停靠134个驿站,唐朝快递极限速度是400公里/24小时。(荔枝想要吃到嘴里至少需要5天)(荔枝产地(巴蜀、福州、两广说),巴蜀走官道加急的话,三天可到) (材料2)“若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艾”。 ——白居易《荔枝图序》 (材料3)《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大热天吃着西瓜,颂芝用扇子为她扇风,屋里放着冰块降暑。 (材料4)多年来,合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荔枝保鲜法,据传说就是当年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发明的:把刚摘下来的荔枝放进巨竹筒内,两侧用湿泥巴封住,这样便能以竹的生气使荔枝的保鲜期得以延长;还有一种流传保鲜法,在木箱里放夹层,然后往夹层里面加入冰块,这样在驿站只需要备上冰块,化掉以后再换上新的冰块,配上一条专门运输荔枝的道路,简直就是现在的冷链运输。 (材料5)在岭南的荔枝,岭南离长安是很远,四千多里,这就算配上冷链荔枝也不能够保持这么久的新鲜程度。所以就有大臣、官员为玄宗出谋划策,在快熟的时候连树运过去,等到了就刚好熟了,那就是最新鲜的。冷链都不算什么,直接运树,贵妃经常能吃到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了。(历史有待考证) 师:所以说杨贵妃要是想吃到新鲜的荔枝,除快马加鞭、官道加急外,也需要一定的保鲜技术。 3.谁允许杨贵妃吃荔枝?(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人尽皆知,皇权不太恰当的比作政策) 4.杨贵妃每次需要南方供应多少荔枝? 材料:《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天宝年间物价成本(换算后):一斤荔枝为3.08万人民币,按一次10斤来算,杨贵妃吃个荔枝一次至少要花30.8万块(不包括运费),多则好几百万元。 师:所以说荔枝在皇宫还有有一定市场的。 5.其他因素 师:我们已经分析了气候、土壤、交通、技术、政策、市场6个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看以下农业生产地理事例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了“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地形、土壤) (2)我国形成“东耕西牧”的农业基本格局与地形关系。(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 (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水源) (4)我国南方水稻种植精耕细作。(劳动力) (5)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策) (6)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科技。科技通过影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影响农业的区位) (7)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市场)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区位因1.案例(图片展示):荔枝思考分析 1.联系实际,古今对比; 素变化 淘宝店铺分析交通、技术、2.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市场变化; 待事物; 2.自然因素适应改造。 3. 因地制宜、人地协调观。 师: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现在想吃点新鲜的荔枝可不像杨贵妃那个时代那么费劲了,超市、水果店只要应季随处可见,要想便宜点我们还可以考虑考虑网上购物。我们看看淘宝店铺是怎么销售荔枝的。我们先看看价钱,这家的妃子笑荔枝4斤带箱48元,不像杨贵妃吃的那么贵那么吓人,而且是现摘现发顺丰空运,第一天下单第二天送货上门。全程物理降温,先初级分选、5度冰水预冷,自动预冷设备、恒温车间、自动装袋、商品出售。出口至多个国家,市场广阔。 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相对来说是不会变化的,对于有利的自然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利的自然因素我们可以适应改造。 (1)改造气候:温室农业; (2)改造地形:梯田农业; (3)改造水源:水利工程(水库等)灌溉; (4)改造土壤:红壤、盐碱地的改良。 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之比,同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小结作业 课本P44案列、活分析活动题 知识迁移、应用 动分析。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 二、农业区位 板 书1.地理位置 设 计 2.相互联系 三、农业区位选择 四、农业区位因素变化 1.以荔枝为例会不会过于以点代面,有些问题及回答设置是否不恰当。 教 学2.时间是否有些紧张,农业地域内容也未涉及到。 反 思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