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高考二轮化学总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专题限时训练(十一)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A卷(时间:30分钟 分数:50分)

1.(2014·福建卷)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C 解析: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发酵可制得乙醇,A项正确;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可制得乙醇,B项正确;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项正确。

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为乙烯,它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由于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丁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丙为苯,苯分子中的

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3.(2015·石家庄模拟)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

4.(2015·济宁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通过乙烷的取代反应或乙烯的加成反应都可以制取纯净的氯乙烷

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可与2 mol NaOH反应

答案:B 解析: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氯乙烷,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仅生成一氯乙烷,还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产物,故无法获得纯净的氯乙烷,B错误;淀粉、纤维素通式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都是混合物,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同分异

构体,C正确;,含有1

个酯基与1个羧基,酯基与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正确。

5.(2015·湖北模拟)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有机物 分子式为C5H12 分子式为C5H10,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分子式为C4H10O,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分子式为C4H8O2,能与NaHCO3反应 同分异 构体数目 3 5 4 3 答案:D 解析: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与新戊烷,A正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为戊烯,分别为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故总共有5种,故B正确;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为醇类,C4H10O可写成C4H9OH,丁基的个数为4,故总共应有4种醇,故C正确;能与NaHCO3反应说明为羧酸,C4H8O2可写成C3H7COOH,丙基有2种,故D错误,故选D。

6.豆油被加热到185 ℃时会产生如图所示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6O2

B.该物质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该物质属于烃类化合物

答案:D 解析: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6O2,A项正确;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C项正确;该物质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D项错误。

7.(2015·长春一模)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1 mol B物质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浓H2SO4只作吸水剂

答案:D 解析: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则A为CH2===CH2,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CH3COOH,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项,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正确;B项,羟基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 mol CH3CH2OH物质可以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C项,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