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管理简报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学生村官管理简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罗平县建立“四对一联帮带”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服务管理

罗平县建立县级领导、县直单位部门领导、乡(镇)领导、村(社区)领导同时与一名大学生村官结成联系帮带对子的“四对一联帮带”责任体系和培养机制,加强对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服务及管理。

一、明确各级领导联帮带职责。任职村“两委”班子明确1 名责任意识强、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望高的村干部负责“帮带”大学生村官,从指导收集整理档案、撰写起草文件材料、主持常规工作会议、协调解决一般矛盾纠纷等工作开始,循序渐进地向他们传授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给他们多压担子,带动带领他们练胆识长本领,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不断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各乡(镇)安排1 名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大学生村官指导员,定期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掌握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转换角度、调整心度,指导他们学习政策法规等,督促他们潜心学习提素质;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结合包村工作,实行一对一结对帮带,具体协调解决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技术、业务等问题。县领导和县直单位领导与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成帮带对子,定时深入村寨,与大学生村官交心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困难,

提供干事创业的土壤,根据需求程度给予谈心引导、方法帮教、信息传递、项目帮扶、技术指导、科技培训、资金支持等。

二、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责任体系。为使联帮带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联帮带活动期间,帮带人每月至少两次适时与帮带对象进行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帮带对象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向大学生村官周围的同事和群众征询意见,详细了解帮带对象的思想动态、安全状况、生活态度、工作业绩、服务意识等,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帮带办法。强化对帮带对象的安全保障工作,明确各自责任,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负主要责任,县直单位(部门)领导负连带责任。县选聘办具体负责联帮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年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各乡(镇)党委每年对帮带人和帮带对象进行评比、排队、推荐,县委根据综合考察考核及评比结果,适时对合格的帮带人和帮带对象进行表彰奖励,责令不合格的帮带人写出书面检查、强化帮带措施。以“四对一联帮带”为基础,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沟通体系,在加强联系沟通交流上下功夫。县选聘办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由县组织人事部门和大学生村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议,进行经验交流;各乡镇每月听取一次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汇报,指导开展好工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传帮带”会议,总结通报大学生村官

驻村工作情况,听取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对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和建议。县委组织部开通“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热线电话”,拓宽咨询服务渠道,帮助大学生村官研究解决急事、特事、难事;在罗平党建网上开设“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交流讨论”专区,增强管理服务工作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借鉴性,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情况反馈、意见交流、服务咨询的信息平台,促进学习交流。县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还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培训计划。

三、带出新农村建设生力军。通过“四对一联帮带”机制,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政策法规明白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发展致富领路人、社情民意知情人、困难疾苦关心人、公益事业热心人、群众冷暖贴心人、文明风尚引导人、稳定和谐守护人,发挥大学生村官有文化、懂技术、有激情、想干事等优势,鼓励他们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解决行路、增收、饮水等困难,扶持大学生村官发展致富项目,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使之成为新年村建设中一股充满活力生力军。如,老厂乡丫落村委会主任助理王跃,主动协助党建工作,积极化解村企矛盾,四处奔走为困难群众募捐物资,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罗雄镇大洼子村委会主任助理杨凡,和群众一起餐风露宿,赢得了古生物化石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胜利,也收获了自己人生的精彩;长底乡发达居委会主任助理孟祖生,积极投身发达小康示范村建设和大棚蔬菜产业工作,经常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一起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至目前,各级联系领导共

走访大学生“村官”868人次,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币380万元,提供科学致富信息379条,提供技术服务126次,扶持发展项目98个,帮助解决困难430余个。

麒麟区“三项措施”优化大学生村官管理

麒麟区以“考核、帮带、必访”为抓手,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关爱”机制,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在得住、用得实、干得好。

两级三考核,管理联动化。实行联动考核制度,由村(社区)党组织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两级联动考核。考核分为日常考核、目标考核和实绩考核。日常考核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主要依据出勤率、工作日志以及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富民惠民办实事、维护社会稳定等情况进行测评考核;目标考核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检查考核;实绩考核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召集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采取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重点了解大学生“村官”履职情况及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情况等。三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即为大学生村官在该年度考核总成绩,同时乡镇(街道)党(工)委把考核结果报区委组织部备案。通过实行联动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村官考核管理工作格局,全方位激发他们奉献基层的内在动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