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1机巷区域防突专项措施 终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1131机巷区域防突专项措施 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度不得小于1m,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6m,间排距均为0.3~0.4m,砌墙时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墙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严密不漏风。提前预留风管、水管、电缆等过墙管。硐室地板高于室外巷道底板不小于0.2m;

8、室内装备

⑴压风自救: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必须接入矿井地面压风系统,设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min;

⑵通讯联络:室内安装一部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⑶供水施救:室内安装与地面供水管路相连通的专用接水口,并设置供水阀门;

⑷自救器:硐室内配置隔绝式自救器,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防护时间不小于45分钟;

⑸生活保障:避难硐室内放置食品不少于300000千焦,饮用水不少于90升;

⑹其它:硐室内配备2台干粉灭火器,硐室入口悬挂标识牌,室内悬挂操作说明牌等; 五、辅助隔爆设施的安装位置及管理

辅助隔爆水棚设计200L/㎡,隔爆水棚排距1.4m,间距不大于0.5m,长度不少于20m,每个隔爆水袋容量40L,隔爆水棚要及时移动,保持首列水棚距工作面在60m~200m范围,每隔200m设置一组隔爆水棚。

六、电话的安装位置及管理 1、电话的安装位置

⑴井下电话应使用本质安全型,与调度室电话连接; ⑵工作面30-50m范围内,应安设电话;

⑶巷道机头溜煤眼处应安设电话,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地方,必须按时有直拨矿井调度室的电话;

⑷煤巷临时避难硐室内必须安设有直拨矿井调度室的电话。 2、电话的管理

⑴井下作业人员不准人为损坏电话;

⑵区队机电工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电话的完好程度,杜绝失爆现象的发生; ⑶接打电话后,应及时把电话复位,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无法连接。 七、防突预警系统的安装及管理 1、瓦斯传感器及一氧化碳传感器位置

11131机巷T1传感器悬挂距工作面3-5m处风筒对侧;T2传感器悬挂在11131机巷回风措施巷口以东10-15m巷道风筒对侧;预警T悬挂在距工作面30-40m处;11131机巷溜煤眼回风流3-5m处

第 32 页 共 53 页

3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设置T3,O传感器悬挂在距回风措施巷口以东10-15m风筒对侧混合风流处。

2、传感器吊挂要求

传感器应吊挂在距顶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应吊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处,距巷道中心线1m下帮,顶板完好、无淋水不影响行车的位置;O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报警浓度≥24ppm。

3、11131机巷传感器参数设置及断电范围见表5.6-1:

表5.6-1 11131机巷传感器参数设置及断电范围表

传感器名称 11131机巷T1 报警点 ≥0.5% 断电点 ≥0.7% 复电点 ≤0.49% 断电范围 11131机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11131机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11131机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11131机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11131机巷T2 ≥0.5% ≥0.7% ≤0.49% 11131机巷预警T 11131机巷溜煤眼T3 11131机巷o 4、维护要求

≥0.5% ≥0.7% ≤0.49% ≥0.5% ≥0.5% ≤0.49% ≥24ppm 由通防区负责定时维护及检修,每7天对瓦斯传感器进行调校及断电试验,当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通防区进行检修更换,并向调度室汇报。

第 33 页 共 53 页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附图2.6-1:11131机巷监测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

T3北乏 风风 筒新鲜风探 头T1局部风机COT2图 例域)(打木垛区正反向风门T1

第 34 页 共 53 页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八、个体防护

1、对所有下井人员进行防突专业知识培训及措施的学习,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毛巾和防尘口罩,自救器应随身携带,并会正确使用。

2、在工作面所有作业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随时观察突出预兆(如煤结构发生变化、煤壁发冷、外鼓、响煤炮、顶板来压、支架变形、瓦斯忽大忽小、打孔喷孔、顶钻严重等),若出现以上现象,立即通知其他人员经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听候处理。情况危急时,应立即撤出到地面。

3、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避灾路线所经过的岔道口应设置醒目的方向指示牌,以保证避灾人员安全快速撤退。

第 35 页 共 53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