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1机巷区域防突专项措施 终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1131机巷区域防突专项措施 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1131机巷(4-4)3.6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布置平面图(单位:mm)

Y33000Y26674Y1860013600

11131机巷(4-4)3.6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参数表

孔 号Y1Y2Y3

方位角(0)孔 深(m)偏差(mm/m)倾 角(0)0左17左3113.6 9 100左292左5150+2+5第 28 页 共 53 页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1131机巷(5-5)3.5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布置断面图(单位:mm)

44003Y2Y1Y4000373180080010002654290071°°6624626964536712

11131机巷(5-5)3.5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布置剖面图(单位:mm)

1000Y3Y2Y1850013500

第 29 页 共 53 页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1131机巷(5-5)3.5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布置平面图(单位:mm)

Y33000Y26712Y1850013500

11131机巷(5-5)3.5m循环区域验证钻孔参数表(单位:mm)

孔 号Y1Y2Y3

方位角(0)孔 深(m)偏差(mm/m)倾 角(0)0左17左3113.58.99.90左292左5150+2+5

第 30 页 共 53 页

11131机巷掘进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第六节 安全防护措施

一、正反向风门

1、11131机巷内设置三道正反向风门,风门以里有人作业时反向风门必须敞开,只有当进行爆破作业或风门以里无人时反向风门才可关闭,以免瓦斯突出时阻碍现场作业人员脱离危险区。

2、正反向风门在下述情况下必须关闭:

(1)工作面没有人员工作;(2)有突出危险人员撤出以后;(3)放炮时工作人员撤出以后。 二、压风自救装置

1、巷道内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压风自救袋设置6个压风自救袋与3个供水管形成风水共施系统,距迎头不超过30m处应设置不少于三组压风自救装置,以满足迎头同时作业人员最大数量的要求;

2、每组压风自救可供6人使用,平均每人的空气供给量不少于0.1m/min; 3、压风自救装置吊挂高度1.35-1.45m,并确保前后2m范围内无杂物; 三、供水施救装置

1、供水水源应引自井下寒灰钻孔水;

2、巷道必须敷设一趟Ф108mm水管,巷道内每隔50m设置供水截止阀; 3、供水管确保供水可靠,定期检查与维护,严禁出现滴漏现象;

四、临时避难硐室

1、11131机巷巷道上帮设计施工3个临时避难硐室,其中1#临时避难硐室距11131机巷煤仓434m、2#临时避难硐室与1#临时避难硐室相距400m、3#临时避难硐室距2#临时避难硐室400m;

2、硐室总容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全部人员避难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9m2;

3、避难硐室及其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保持支护良好,巷道全断面喷浆封闭,提高支护强度,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喷浆前要在巷帮和迎面预埋桩点,以便安装压风自救、吊挂管线、电话、牌板等;

4、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门轴设在朝向工作面一侧。门扇和门框采用钢质结构,门洞尺寸一般为0.7m×1.6m(宽×高)。门框材质强度不小于14#槽钢,门扇材质强度不小于8mm厚钢板。门框四周要安装密封条,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5、避难硐室应设置两个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并在室内安装手动阀门; 6、硐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不超过5m,宽度不低于4m;

7、隔离墙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墙垛四周要打2排Φ18mm以上的密集钢筋锚杆,打入煤(岩)体的深

3

第 31 页 共 53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