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复习 材料 试题 练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复习 材料 试题 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________》。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______》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5.______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6.《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______篇。 7.《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不过《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_______》。 8.《诗经》中有6篇______,有目无辞。

9.《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作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______》五篇。

10.“风”又称“国风”,共______篇,是15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参考答案: 1.神话 2.后羿射日 3.山海经 4.庄子

5.甲骨卜辞 6.诗经305 7.庄子·天运 8.笙诗 9.大明 10.160

11.________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13.“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他以《________》为《国风》之始,《鹿呜》为《小雅》之始,以《文王》为《大雅》之始。以《清庙》为《颂》之始。

14.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________》。

15.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诗经》研究著作是《________》。 16.《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17.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最早见于《________》。 18.诸子散文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春秋战国之交,代表作品为《论语》与《墨子》;第二阶段为战国时期,以《孟子》和《________》为代表;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19.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它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

20.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赋比兴 12.风雅 13.关雎 14.诗集传 15.毛诗传笺 16.周南 召南 17.尚书 18.庄子 19.文史哲不分 20.甲骨卜辞

21.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________》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22.《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________》、《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23.《尚书·周书>主要有________与________两种文体,其中记周公的言论最多。 24.《________》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5.《国语》是一部________体史书,分别记载周、鲁、齐、晋等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26.《春秋》三传是指公羊高的《________》、榖梁赤的《榖梁传》和《左传》。 27.后人以《左传》、《国语》为同一作者,而《左传》是传《春秋》的书.故又称《国语》为“________”。

28.《战国策》是一部国别史,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最后由西汉的________刘向编校整理成书。

29.与《春秋》、《左传》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表现了________思想。 30.《________》的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 参考答案: 21.春秋 22.虞书 23.诰、誓 24.左传 25.国别 26.公羊传 27.春秋外传 28.刘向 29.纵横家

30.战国策 3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共有二十篇492章,其较为通行的注本有宋代朱熹的《________》。 32.《论语·________》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3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学说的核心是________。 34.《孟子》一书是记述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散文集。

35.统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________》那里已经成熟了。

36.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即老聃,他的《________》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 37.《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二个部分,一般认为________是庄子所作。 38.《________》一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其主要特征。 39.《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承言为真,以________为广”。 40.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_______》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参考答案: 31.论语集注 32.阳货 33.仁政 34.语录 35.孟子 36.道德经 37.内篇 38.庄子 39.寓言

40.庄子

41.荀子与孟子都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________学说。

42.韩非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他师承________。

43.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矛与盾等寓言出自《________》。

44.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________”。

45.宋代刘辰翁称屈原的《_____》为“咏物之祖”。 46.鲁迅先生评价屈原的《_______》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

参考答案:

41.礼乐 42.荀子

43.韩非子

44.楚辞体(骚体) 45.橘颂 46.离骚 二、名词解释 1.神话 2.《山海经》 3.神话历史化 4.《诗经》 5.笙诗 6.二雅 7.风、雅、颂 8.赋、比、兴 9.六义说

1O.风雅

11.比兴 12.叠咏体

13.兴、观、群、怨说 14.思无邪说 15.情志统一说 16.变风、变雅说 17.四家诗 18.《易经》 19.《尚书》 20.春秋笔法 21.《左传》 22.四书五经 23.以意逆志说 24.知人论世说 25.知言养气说 26.得意忘言说 27.香草美人 28.《九歌》 29.风骚(风骚传统) 30.楚辞

参考答案:

1.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2.《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

3.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神话历史化的方法主要是删削和改造。在我国,神话的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提出“不语怪力乱神”。

4.《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