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 谈谈你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评价。 参见教材第六节内容。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 单项选择题

参考答案:(1)D、(2)B、(3)D、(4)A。

2. 为什么一个发生亏损的厂商有时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产?

参考答案:这时,尽管厂商发生亏损,即厂商的平均成本AC大于产品的价格P,但是,如果产品价格P大于厂商生产这种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AVC,则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产,因为生产得到的全部收益可以弥补所花费的全部可变成本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

3. 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这时为什么还有厂商经营?

参考答案:(1)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2)长期中,尽管完全竞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是厂商已获得了全部正常利润。

4. 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TC=0.1Q3-2Q2+15Q+10,市场价格为P,求(1)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参考答案:(1)TC=0.1Q3-2Q2+15Q+10,SMC=0.3Q2-4Q+15。因此,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0.3Q2-4Q+15。 (2)若P?SAVC时,必须停产。SAVC=0.1Q2-2Q+15,可解得当P?5,即当市场价格下降为5时,厂商必须停产。 5. 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策与完全竞争厂商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完全竞争下,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厂商不能自己决定价格。而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厂商是价格制定者,价格是由企业根据自己利润最大化决定的,价格位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上方。

产量决策方面,完全竞争下的企业根据经济利润为零来决定产量,垄断竞争下企业根据最大利润点来决定产量,其产量点位于完全竞争下的总产量点的下方。

6. 垄断厂商总是能够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说法对吗?

参考答案:不对。在短期,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可能大于或等于零,也可能亏损;在长期,如果垄断厂商不能通过产量的调整来改变短期亏损的状态,那么它将会退出这个行业。

7.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C=30000+50Q,平均收益曲线为AR=100-0.01Q,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由题意,TR=100Q-0.01Q2,MR=100-0.02Q,MC=50, 当MR=MC时,厂商实现均衡,

此时,短期均衡产量Q=2500,均衡价格P=75。

8. 为什么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通常比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17

参考答案: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众多厂商生产和销售具有极高替代性的有差异的商品,因此其需求曲线比较平缓,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比较平缓。而在垄断市场上,整个行业只有惟一一家垄断厂商;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所以产品高度缺乏弹性,其需求曲线比较陡峭。

9. 用图形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参考答案:

(1)短期均衡的形成条件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也必须遵照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量,它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MC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画图说明)。垄断厂商之所以只有在MR=SMC的均衡点上,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是因为,只要MR>SMC,垄断厂商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随着产量的增加, MR会下降,而S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渐缩小,最后达到MR=S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而MR<SMC时,情况正好与上面的相反。所以垄断厂商的利润在MR=SMC处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但亏损额是最小的。所以,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MR=SMC。

(2)长期均衡的形成及条件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垄断行业排除了其他厂商进入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他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它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进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的调整一般有三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是他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中,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他获利的最优生产规模,于是该厂商退出生产。第二种在短期是亏损的,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摆脱亏损获得利润。第三种是短期内利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在长期中,垄断厂商是按照MR=LMC的原则对生产规模进行调整来获得最大利润的,(画图说明)。在垄断厂商的MR=LMC长期均衡点产量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相应的SMC曲线、LMC曲线、和MR曲线相交于一点,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

10. 垄断竞争厂商中某厂商的需求函数是P=A-0.1Q,长期成本函数为C=0.0025Q3-0.5Q2+384Q。其中A为厂商的数目。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该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以及A的值。

参考答案:解题思路:根据长期均衡时MR=MC和经济利润=0两个条件求解。 从C=0.0025Q3-0.5Q2+384Q中得 LMC=0.0075Q2- Q+384 LAC=0.0025Q2-0.5 Q+384 从P=A-0.1Q中得MR=A-0.2Q 根据长期均衡时,LMC=MR,可得:

0.0075Q2- Q+384= A-0.2Q ①

18

根据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即LAC=P(或者依据∏=TR-C=0),可得: 0.0025Q2-0.5Q+384=A-0.1Q ② 联立①②可解得: Q=80,P=360,A=368

11. 试比较长期均衡条件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市场的效率。

参考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每家厂商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的分额,从而每一厂商对整个行业的价格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每家厂商在作出价格与产量的决策时,不但要考虑到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该决策岁失察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映。合伙谋求最大利润的可能性,会使寡头厂商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就价格和产量达成某中协议。但是,各寡头间的实力总是有差别的,且总是变化的。所以,有存在着各寡头从本身利益出发,力图谋求最大的个别利润的动机。这种动机会使各寡头难于达成协议或产量协议,或是在达成协议后又暗中违反协议。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效率较高,寡头市场经济效率较低,垄断市场经济效益最低。

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选择题参考答案:(1)A , (2)D,(3)C,(4)B,(5)A,(6)C,(7)B 2、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引致需求。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满足消费者的直接消费需要,是直接需求。与此不同,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是满足厂商的生产需要,并且它是由产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引起的。(2)联合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称之为相互依存的需求,即对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生产要素往往不能单独发生作用,任何生产活动所需要的都是多种互补的生产要素。

3、要素需求的最优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要使π =P f (x)- wx 式子取极大值。该式取大值的必要条件是该式对要素使用量x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下式必须成立:

f ′(x)P=w

而该式是左边即是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价格,即是完全竞争市场下要素的VMP,而右边是要素的价格,是完全竞争市场下要素的MFC。只有当两者相等时所决定的要素使用数量才是使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

19

4、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参考答案:根据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假定,无论单个厂商如何改变要素使用量,要素价格均不受影响。因此,如图,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1,就有一条水平直线。同时,根据要素使用原则VMP= w1在图形上的表示就是VMP曲线与w1曲线的交点A。

w, VMP A w1 B w2 DL=VMP O L1 L2 L

图 完全竞争市场下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

A点表明,当要素价格为w1时,根据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要素需求量为L1。同样,如果给定另一个要素价格,则有另外一条水平直线与VMP相交于另外一点。根据同样的分析即知,新的交点也是需求曲线上一点。因此,在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

5、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参考答案: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

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

6、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按要素分配原则主要指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要素的均衡价格等于产品价格与要素边际产品的乘积。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是该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而不同质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源自这些劳动的生产率(MPL)的不同和所生产产品在产品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的不同。生产率的大小正比于劳动工资的大小。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1.物质资本。2、人力资本。3、技术知识。产品价格(P)的变化则取决于该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供求的变化。除了上述以外,还要借助补偿性工资差别等理解按要素分配理论。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