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护理理论复习题(三)

(一)填空题 (10题)

1.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要做到“五勤”,即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2.医护人员观察瞳孔时,应主要注意观察两侧瞳孔的形状、对称性、边缘、大小及对光反应的情况。

3.医学上一般将死亡分为三期,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及生物学死亡期。 4.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是桑德斯。

5.临终患者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6.基础生命技术分为判断技能和支持(干预)技术两个方面。

7.患者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8.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9.徒手心肺复苏前判断呼吸通过看、听、感觉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s。 10.血氧饱和度监测目的是监测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二)名词解释(4题)

1.病情观察:即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患者信息的过程。

2.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3.心肺复苏: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

4.脑死亡:又称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不可逆的脑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 (三)简答题(10题)

1.病情观察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包括一般情况的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状态的观察、瞳孔的观察、心理状态的观察、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以及患者睡眠、自理能力的观察等。 2.简述临终关怀的核心是什么?

答:临终关怀的核心是控制疼痛及其他主要的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食欲减退、口腔炎、吞咽困难、焦虑、抑郁、意识障碍、惊厥及呼吸困难等,因为这些不适时刻困扰着患者并使他

13

们产生不适、焦虑甚至恐惧。 3.临终关怀的理念是什么?

答:以照料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接纳死亡,加强死亡教育,提供全面、整体照护。

4.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帮助临终患者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 5.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患者休克、末梢循环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6.简述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答:(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2)、确认患者手指乙醇干透后实施采血;(3)、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4)、避免试纸发生污染。 7.徒手心肺复苏时,如何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答:术者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s。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8.为患者做心电监测时应做哪些指导?

答: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洗胃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清除胃内容物,减少毒物吸收,利用不同的灌洗液中和解毒;减轻胃粘膜水肿,预防感染。 (四)判断题(10题)

1.在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意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进行测定时,必须以患者的最佳反应计分。 (√) 2.瞳孔缩小指的是瞳孔直径小于1 mm。 (×) 3.抢救危重患者两个主要环节是现场抢救和医院内急诊。 (×)

4.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

5.在心跳骤停后10分钟内实施基础生命技术,可以使32%的患者获救。 (×)

6.为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时,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时间1-2min (√) 7.心肺复苏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时间:放松时间=2:1 (×)

14

8.为患者实施经气管切开吸痰时,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3。 (×)

9.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除颤时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

10.患者体温过低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 (五)单项选择题(10题)

1.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是 (B) A 昏睡 B 嗜睡 C 意识模糊 D 昏迷 2.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一般为 (C) A 3-5mm B 2-4 mm C 2-5 mm D 2-6 mm 3.脑肿瘤并发小脑幕裂孔疝的患者瞳孔变化是 (C) A 单侧瞳孔缩小 B 双侧瞳孔散大 C 单侧瞳孔扩大、固定 D 双侧瞳孔缩小

4.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 A 听觉 B 视觉 C 嗅觉 D 味觉 5.关于血糖监测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C) A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

B 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或者餐后2h血糖测定的要求 C 应用试纸测试时可滴取少量血

D 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6.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实施前评估顺序为 (D) A 呼吸-颈动脉搏动-意识 B 颈动脉搏动-意识-呼吸 C 意识-颈动脉搏动-呼吸 D 意识-呼吸-颈动脉搏动

7.关于吸痰法操作正确的是 (D) A 吸痰时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 B 吸痰时间不宜超过30s C 痰液不易吸出可适度加大负压 D 痰液较多应间隔3-5min再次吸引

15

8.关于心电监测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D) A 评估患者周围有无电磁波干扰 B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 C 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

D 调高报警界限,避免频繁报警影响患者休息。

9.下列哪项不是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D) A 患者休克 B 房间光照太强 C 监测手指涂抹指甲油 D 更换传感器位置

10.关于除颤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 A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敷料

B 为防止患者坠床,除颤时请同时按压患者四肢 C 确认电复律方式为同步方式

D 充电后双手拇指依次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六)论述题(7题):

1.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病情观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在患者的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可以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征象等,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抢救患者生命。

2.嗜睡与昏睡在临床表现上有何不同?

答: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昏睡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熟睡状态。 3.护士如何护理处于忧郁期的临终患者?

答:(1)护士应多给予患者同情和照顾、鼓励和支持,使其增强信心;(2)护士应经常陪伴患者,允许其以不同的方式发泄情感,如忧伤、哭泣等;(3)创造舒适环境,鼓励患者保持自我形象和尊严;(4)尽量取得社会方面的支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安排亲朋好友见面,并尽量让家属多陪伴在其身旁;(5)密切观察患者,注意心理疏导和合理的死亡教育,预防患者的自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