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方案(修改)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支模方案(修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支模施工方案】 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3、 劳动组织准备

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4、材料进场与验收

所有材料每一批次进场均经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进场材料的验收,查验所有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等,检查所进材料与施工方案是否相符,对钢管,扣件等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进行复检。抽检的数量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抽取。施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取模板或支撑架体样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马上进行整改,保证施工质量。所有模板及其支撑完工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站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六、管理架构

本工程工期较短。高支模施工属于关键工序,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模板的安装及模板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安全主任: 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机管员:架子班长:木工班长:砼班长:后勤班长 4

【高支模施工方案】 七、高支模方案选择

本工程首层高为5.7米;六层高为5.1米,均属高支模。由于六层为转换层,梁最大截面为120032400mm、130031800mm、100032400mm、100031800mm、80031800mm。本工程以六层转换层来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拟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

规范规定:层高超过5米的模板支撑属高支模,需编制高支撑模板系统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总荷载15 kN/m2及以上,需要编制高支撑模板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5人以上的专家论证。高支模区域如下图所示:

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选择满堂红脚手架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

5

【高支模施工方案】 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在施工高支模前将进行具体高支模设计、计算并编制高支模专项方案,现场施工严格按高支模专项方案进行搭设。

八、高支模搭设技术措施及拆除要求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1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1 3、模板平整度 ≤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2、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mm) 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控制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

3、模板安装要求

(1)安装柱模板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①模板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②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6

【高支模施工方案】 ③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

④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⑤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荫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⑥将柱模内清理千净,封闭清理日,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2)安装梁模板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①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②安装梁模板支架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是首层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搭设梁底小横木,间距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④拉线安装梁底模板,控制好梁底的起拱高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梁底模板经过验收无误后,用钢管扣件将其固定好。

⑤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⑥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⑦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3)安装顶板模板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顶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办预检

①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梁模板工艺要点中的有关内容。

②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③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④铺设竹胶板模板,用电钻打眼,螺丝与龙骨拧紧。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⑤在相邻两块竹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⑥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⑦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4、模板技术措施

4.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