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汇总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汇总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

⑴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 ⑵化的本义是改易 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

2.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自下而上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⑴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⑵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⑶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⑴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⑵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⑶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

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而文化事象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7.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 统一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其形成原因

⑴有着共同的文化源

⑵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 ⑶汉族文化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9.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二个文化层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上层文化是由统治阶级和上层文人创造的,其传播途径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它主要是靠人们的口头才得以传播的;

联系:无论是上层文化或底层文化,它们的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虽然在后代有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这由这两个文化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就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10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

传统文化指历史上贵留下来的所有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全部的文化遗产,带有整体性。 文化传统就比较概括一点,它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并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的传承逐渐积淀下来,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就带有各个时代的普遍特性

11.文化传统有那些性质和特点: 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性质: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12.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基于文化的本源和沿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文化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但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13.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⑴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 ⑵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的

15.如何掌握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 ⑴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⑷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⑸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6.地理地人类文化发展当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它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化的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因此,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是互动的。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17.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18.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的地域影响着天下统一的追求。 (3)地缘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19.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20.中国古代的几条交通线:

我国古地理专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颁布,发现了远古中国的交通线。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列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21.中国近千年气候变迁的趋势和分期: 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主要有温暖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方志时期(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期(1900-今)

22.气候变化与饥荒有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中国饥荒的总体情况)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国的灾害性气候非常多,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特别是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19.从地理条件说明中国为什么不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然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去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地中海的半岛和岛屿,各地理单元都有着很大的独立性,而地理环境的独立性决定着每一个地域上的人口构成的相对单纯;而且那里不太适宜农业,这又决定着它经济上对外依赖性,海上贸易及掠夺盛行,曲此一个商业形态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而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大地域上的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和融合。中国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0.中国大一统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天在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21.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

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不同于现代的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国文化中民调整期怕,与北方范围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