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材料2012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利民二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材料201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到位后,教师按导学提纲上的内容分配任务,各小组依据任务,充分利用三块黑板,多媒体等进行讲、说、演等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追问、点拨、评价。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师生互动中巩固知识,生成知识。

第三环节:反馈提高。主要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看全体同学是否都达到预设的目标,成绩较弱的同学,是否能够学会,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反馈主要以习题为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自主、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一起,就构成了我校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但各模块占用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不一定非得是一节课、也可能是两节课、十几分钟或几分钟,甚至可以把三个模块集中在一节课上,不过这三个模块是一个有机体,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为使每位教师都能按此模式授课。首先,学校充分发挥领导、骨干的带头作用。教务主任、学科骨干率先讲研讨课。全体教师评议。然后,再做课研讨。经过“实践——反思——实践”使课改模式深入人心。其次,教学领导深入课堂听评课,强化监督、指导、评价。评价依据《利民二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一是看教师是否依据导学提纲按照“自主、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学习。是否体现“10+35”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是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不是体现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三是课堂教学方法上是不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落实“关注关爱每名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尊重所有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四是看课堂教学评价,是不是遵循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对积极参与教学,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给予及时地、具体地、适度地、个性地评价,以激励表扬为主,给学生以人文的关爱等。另外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观察四种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对授课不符合要求的教师,采取跟踪听课,跟踪辅导的方式促提高。

辅导、作业管理——突破:分析学生差异,针对个别情况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把辅导重点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问题学生,发现闪光点,

5

放大、激励表扬,激发他们的信心,并逐步引导他们全面提高。

优化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取消了传统的作业本(个别学科保留,如语文学科作文、英语学科的单词书写等)。作业以“剪刀+糨糊”形成的反馈习题为主。(“剪刀”即把搜集到的典型习题剪下来,“糨糊”即把搜集到的典型习题粘贴在空白卷纸上。学校速印机印刷下发。这一过程是广泛汲取信息、重组加工、优化组合的过程。用精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校要求老师根据利民二中学情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学困生“消化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 教师作业批改要认真,要求做到两个及时;及时批阅,及时反馈。同时开展作业交流,学校每月对常规作业检查一次,纳入期末教师量化考核,以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考试评价管理——科学: 考试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规范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在考试上,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采用了“月考”的形式,严密组织考试。命题紧扣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合理编排,难度适宜,体现实践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真正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流水阅卷、包学年领导及教师进行试卷评析、教务处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从而全面掌控、剖析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对阶段学习、教学的反思,促使师生及时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在评价上,为了科学地评价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教学成绩进行三个维度的分析。例如我们的效果评价采用了以“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班级的学习效果,以找出教师在优生培养、补差提高、中等学生上升与下降等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分析表,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段的教学提供指向和经验,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用考试成绩监控表,找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知识漏洞用错典题记录本的方式积累,反思自己学习方法、学习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

教学检查——规范:教务处依据《利民二中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检查汇总表》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好统计,纳入学期末的教师量化考核之中。规范、严格的检查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强化师资,提供课改保障

6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为此,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学校多措并举。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自我提高;以教研联席为契机,促进教师借鉴提高;以校园百师讲坛为载体,促进教师引领提高;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核心,促进教师抱团提高。学校构建了声像教材、案例教材、文本教材三个模块的培训资源,用以发挥理论引导、典型示范、强化训练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采用“一研二摩(模)三练”的培训方式。即,注重校本教研,强化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名优教师教学的模仿,强化平日课堂教学的锻炼、上级教学比赛的历练和系列教研活动的拉练。以此提高教师的岗位能力和素质。

(四)实施课改,提升教学智慧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创新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个“基本”:小组合作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表现形式。有效课堂是分组的。小组是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有效手段。小组是培养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习惯的场所。我们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主张“同质交流,层级请教” 。“组间同质”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而“组内异质” 又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同质交流”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学习、整体推进、同步提高的高效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组内学生合作交流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第二个“基本”:“学中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学中心”的对立面是“教中心”。它是中国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它的产生是受教育体制影响的结果。他的危害是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泯灭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抑制了创新能力的生成。在“学中心”与“教中心”新旧理念的搏杀中,“学中心“占了上风,回归了本位。真正的教育找到了生长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保障。

第三个“基本”:全员参与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告诉我们,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每个班级所有的学生。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真正价值追求。在体现主体性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做人的尊严,找

7

到了人生的自信,找回了为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才有爱。

“三基本”思想构建了有效课堂的基本框架。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做到了“三个优化”: 第一个“化”:多媒体使用的常态化。我们坚持多媒体的使用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求知欲,真是美不胜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集,课件资源包。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有自己的导学提纲集,学校有教师的导学提纲库,最后形成有利民二中特色的导学提纲专著。即教师的导学提纲集—学校的导学提纲库—有特色的导学提纲专著是利民二中全体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思考。

第二个“化”:教学情境创设经常化。置于“境之中升出情来”,这恐怕是情境教学法的要义吧。这里说的情境有两种,一是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境,一是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利用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感知,全力使用各种感官,感知越厚,认识越多,思考越多越深。在此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这种知识是主动获取的,是深刻的也是有价值的,更是有效的。在课堂中力主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并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项教学技能,坚持经常。英语教师愉快情境教学设计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并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第三个“化”:教学内容的层次化。一个班的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家庭的差异,先天禀赋的不同,经验积累的不同质不同量,身心、爱好、兴奋点、志趣真的是千差万别的。在有诸多差异的背景上进行教学,不考虑差别不分出层次,很难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有效教学很难奏效。首先把教学的目标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分层逐步达到要求。教学内容也要有梯度要求。教学方法手段也有不同,以适合学生为宜。展示的内容因学生的不同而各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都有所得,人人有事做,学生是快乐的。我校的作业布置也分层次,分层次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次排斥歧视,相反恰恰是尊重。分层次教学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将成为利民二中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阶段,我校正在思考和践行一个比较大的模式:“自主—自主教育—自主的人。” 自主是一种学习方式,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仅此,我们又不能满足,思考着如何把它升华到一种自主教育。不仅在学习中自主,在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