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福建师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0份试卷合集)福建师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铂做成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铂电极沿导线流向铝电极,D错误; 答案选D。

13. 已知1号~18号元素的离子aW、bX、cY、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质子数:c>d B.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 离子的还原性:Y2->Z- D. 原子半径:X > W 【答案】C

【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bX、cY、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Y为O,Z为F,W为Al,X为Na,则 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c+2=d+1,则质子数d>c,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Y<Z,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含有性越弱,非金属性Y<Z,则离子的还原性:Y2->Z-,C正确; D.W是Al元素、X是Na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X,D错误; 答案选C。

14. X、Y、Z、W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B. Y和Z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C. Z的氧化物和Z的氢化物分别溶于水后,溶液均呈酸性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答案】B

3+

+

2--3+

2-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15. 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

B. Li、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 Al3+、Mg2+、Na+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D. F2、Cl2 、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 【答案】C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

A.同主族元素自上面下,金属性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正确 B.同主族元素自上面下,金属性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正确 C.三离子的核外电子均为两层,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不正确 D.卤素单质均为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密度越大,正确 答案为C

16. 对于可逆反应:mA(g)+nB(?)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C(g) △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

A. △H >0,m+n>x,同时B为非气态 B. △H >0,m+nx,同时B为气态 D. △H <0,m

【解析】分析:根据图(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压强p1和p2的相对大小,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此判断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的相对大小;根据图(2)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再结合A的转化率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详解:由图(1)知,p2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长,p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短,所用压强为p2的反应速率慢,为p1的反应速率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p2<p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图象知,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前的计量数大于反应后的计量数,当B为气态,即m+n>x,当B为非气态时,即m>x;图(2)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的转化率减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只有C符合;

答案选C。

17. (1)请用下列4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 ②NH4NO3 ③K2O2 ④NH3,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2.02×10 Pa),但在180 ℃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a~g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

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 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

②d与g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4)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又如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1/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其晶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②A2B与A2D的沸点:A2B________A2D(填“高于”或“低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答案】 (1). ② (2). 共价化合物 (3).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 B (5). 是 (6).

(7). 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8). 高于 (9). 水分子间存在氢

-+

键,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 (10). HSO3+H=SO2↑+H2O (11). 【解析】分析:(1)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形成极性键,据此判断;

(2)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5 Pa),但在180℃就开始升华,可知熔沸点低,与分子晶体的性质相似; (3)由元素的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Mg,d为C,e为N,f为P,g为Cl。

(4)由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可知B为O元素,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所以D为S元素,B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SO2、SO3,S和O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24,则A、C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12,因A、C同主族,所以A为H元素,C为Na元素,根据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详解:(1)①O2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②NH4NO3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③K2O2中含有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还有非极性键;④NH3分子中只有极性键,则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过氧化钾,答案选②。

(2)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Pa),在180℃就开始升华,可知熔沸点低,与分子晶体的性质相似,可知由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实验依据是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3)由元素的位置可知,a为H,b为Na,c为Mg,d为C,e为N,f为P,g为Cl。则

①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则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b和g(NaCl),答案为B;

②d与g元素形成的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分别是H、O、Na、S。则

①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电子式为含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H2O和H2S都是氢化物,其固体都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物质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水中含有氢键,硫化氢中不含氢键,所以二者沸点较高的是H2O。

③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为NaHSO3,NaHSO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

④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

5

,其晶体中所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写法不同。

18. 在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A和1.0 molB,发生反应A(g)+B(g)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定得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n(A)/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5 s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_。 (2)温度为T时,达到平衡后B物质的量的浓度=________。

(3)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则反应的ΔH_______(填“>0”或“<0”)。 (4)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A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0 1.0 5 0.85 15 0.81 25 0.80 35 0.80 C(g),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