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2015年选修复习大纲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公共关系学2015年选修复习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公共关系学》选修课2015年复习提纲

1、 “公共关系”一词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public relations, PR。 2、公共关系中的“公共(public)”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是“公共的,公开的”;二是名词,是“公众”的意思。

3、公共关系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运用科学的技巧和理论处理好组织面临的各种公众关系,塑造良好的组织整体形象。 4、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与公众双向交流建立起的相互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的思想、政策和管理活动。

5、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①以组织为支点、以公众为对象;② 以美誉为目标;③ 以双向传播为手段;④ 以互惠互利为原则;⑤以真诚为信条;⑥以立足长远为方针 6、“公共关系”的“关系”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前者表明关系的“结构”,后者表明关系的“属性”,公共关系是一门研究“关系”的学问,是一种改善“关系”的艺术,但特指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7、舆论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舆论是无形的关系。“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公共关系学不仅研究“关系”,也研究“舆论”;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协调和改善关系,而且还在于影响和完善舆论。 8、形象指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可以通过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两项指标反映出来。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整体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与公共关系的区别与联系:联系:① 两者都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② 公共关系通常表现为人际关系;③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共关系的状况。

区别:① 主体不同。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个人。② 服务对象不同。公共关系是为组织服务的,公共关系处理的好坏,受益或受损的是组织,人际关系则是为个人服务的,关系的好坏,受益或受损的是个人。③ 联系范围不同。公共关系以信息传播为手段,特别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力求与所有内外公众搞好关系,联系范围广,传播信息的量大。人际关系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传播的信息量小。 10、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11、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凯撒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每日记闻》,作为与臣民沟通的工具。

12、古代“公共关系” 的特点:①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出于一时之需,凭常识和直觉去做。 ②层次、范围较小,且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经济不发达,传播手段落后,经济关系简单,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③传播手段简单。以诗歌、戏曲、雕塑、建筑及人际口头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主要手段。 “类公共关系”、“准公共关系” 13、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①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公众意愿受到重视,公共关系成为各种政治变革、权力斗争的工具。②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市场为轴心的广泛社会分工合作,市场竞争。③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经济人、理性人、有限理性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④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影响力加强。

14、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代表人

1

物是巴纳姆。 15、“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凡宣传皆好事”

16、巴纳姆效应:人们往往以为对自身人格或性格作出准确的评价是唯一性的,而实际上这些描述带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很多人。

17、报刊宣传活动的两个弱点: ①不顾公众利益,靠制造新闻来愚弄公众;②不择手段地为自己制造神话,欺骗公众。 “让公众见鬼去吧!”

18、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他的信条:“公众必须被告知”、“门户开放”、“说真话”。艾维·李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他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19、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伯纳斯)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舆论明鉴》)。提出“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

20、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双向对称”模式表明沟通是双向的,而且信息交流改变着组织和公众关系的双方。一方面把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 ;另一方面又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目的是使组织与公众结成一种双向沟通和对称和谐的关系。

21、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发展

1948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公共关系的最高组织——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并制定了作为公共关系从业法则的《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在亚洲各国中,日本最早建立公共关系组织。 1947年波士顿大学开设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并设立公共关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2、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1)引进时期(1980—1984): 1982年,“白天鹅宾馆”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 1984年9月,我国第一家国有组织公关部——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公共关系部正式成立。 “中国公共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公关元年) (2)迅速发展时期(1985—1989) 1985.8,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 1986年6月第一家由官方组织的公关机构——上海市公关协会成立。 (3)稳步发展时期(1990年以来)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7年为公关职业定下了“公关员”的职业名称,并正式列入了《中国职业大典》,这标志着国家已正式承认公共关系这一职业。

23、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中的问题:①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②认识上的误区;③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水平不高;④盲目仿效,一哄而上;⑤追求轰动,随意策划;⑥急功近利,忽视长远。

24、公共关系的职能:①搜集信息组织宣传;②监测环境咨询决策;③协调沟通处理危机;

2

④创建文化树立形象 25、广义的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狭义的公共关系主体: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 26、组织形象是指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一系列特殊形象和要素构成。良好的组织形象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于:

①能使社会组织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使公众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好感和信任感。 ②可以使社会组织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条件和其它支持。

③能够增加职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增强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 ④能使组织获得社区的好感、谅解和政府的支持。

27、公众(Public)是指一些特定的利益群体,即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28、公众的特征 ①公众的相关性 ;②公众的层次性;③公众的可变性 ;④公众的稳定性;⑤公众的能动性

29、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程度:非公众 、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30、按公众与组织关系重要性分类,可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 31、公众的个体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32、公众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同一心理、从众心理、变化心理、攀比心理。 33、公众群体心理倾向:首轮效应、晕轮效应、末轮效应、移情效应。 34、传播是指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

35、传播的基本要素 ①传播主体 信源;②传播内容 信息;③传播途径 媒介;④传播对象 受众;⑤传播回流 反馈;⑥传播效果 结果

36、传播的类型:①自身传播;②人际传播;③群体传播;④组织传播;⑤大众传播

37、传播的模式:①拉斯韦尔 “五W”模式;②拉扎斯菲尔德 有限效果论;③香农和韦佛 数学模式;④奥斯古德—施拉姆 循环模式;⑤卡特里普 双向对称模式 38、公关传播中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要求:① 根据传播的目标选择传播媒介。② 根据传播对象(受传者)的特点选择传媒。③ 根据传播内容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④ 根据经济性原则选择传播媒介。

39、公共关系的一般程序:公关调查、公关策划、 公关实施、公关评估 40、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一是指政府本身的公关(简称政府公关),是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二是指企业的政府关系(简称政府关系),就是指企业政府关系,即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建立、维持和促进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41、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要素:①以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为主体。②以社会公众(包括政府内部成员)为客体。③以塑造良好形象和获得公众支持为目标 政府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政府形象,包括: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和公务员形象。只要是对政府形象产生影响的政府组织或个人行为都可归结为政府公共关系。④以传播和沟通为途径。

42、政府常态公共关系的功能:塑造政府形象、改善政民关系、辅助政府决策、推动政策执行、提高施政水平、宣传意识形态、培养公众意识、化解政府危机。

43、政府危机公关是政府在危机状态下,为妥善处理危机事务,采取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在与社会各界交往过程中,开展化解危机、渡过难关、重塑形象的各种公关活动。 做好记者招待会的组织与安排工作:第一,准备工作。①把握时机;②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③准备宣传辅助材料;④选择地点,布置任务;⑤确定时间,及时邀请;⑥做好费用预算。第二,会中注意事项。①所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更正;②会议议程的执行要紧凑,不拖沓,有条不紊;③会议主持人应善于控场,引导记者踊跃提问;④发言人应注意答问的方式和程度,随机应变,不与记者争论,不要回避问题; ④对新闻发布会

3

活动全过程应做详尽记录和录像,作为资料保存。第三,会后工作。①整理记录,总结经验,并以书面形式存档;②搜集舆论反应,检测活动效果;③对照签到簿,检查与会记者是否都发了稿件,并对稿件的内容及倾向做出分析,以此作为以后举办记者招待会邀请代表的参考;④对于不利于本组织的报道,应采取良好的应对策略。

44、制造新闻的规律:制造新闻是指专业公关人员经过精心策划,有意识地安排某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在某个选定的时间内发生,由此制造出适合于传播媒介报道的新闻事件(媒介事件)。规律:(1)讲究新、奇、特;(2)掌握新闻宣传策划的时机;(3)依托重大节日设计新闻题材;(4)借助名人的力量;(5)与媒介机构共同联办活动。

45、组织与新闻界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①主动向新闻界发布新闻稿或提供资料;②制造新闻事件,以吸引新闻界的注意;③建立组织的新闻采访管理制度;④举行记者招待会;⑤邀请新闻界参加组织的活动或参观访问;⑥为新闻界人士与组织领导人建立个人友谊创造条件和机会;⑦同新闻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友谊;⑧利用新闻媒体发布广告,加强与新闻界的合作。

46、危机公关指社会组织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损害和威胁,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的动态过程。 危机公关管理:是指组织为有效实现危机公关的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危机处理机制等方式进行的协调活动。 47、危机公关四段论:(1)危机潜在期。这个阶段是危机处理最容易的时期,但是却最不易为人所知。(2)突发期。这是四个阶段中时间最短、感觉最长的阶段,而且它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最严重的冲击。此阶段的特征是事件的急速发展和严峻态势的出现。(3)危机恢复期(或叫后遗症期)。这是四个阶段 中时间较长的一个阶段,但是如果危机管理得力,将会大大缩短这一时间。此阶段主要是纠正危机突发期造成的损害。(4)危机解决期。此时,企业从危机影响中完全解脱出来,但是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危机仍会死灰复燃。 48、危机公关的程序有:①了解实事(分类、分级、预案、组织体系);②分析情况(制订和选择应对策略);③回应关切(主要矛盾、主要问题);④主导舆论(新闻发布会、第三方介入);⑤多方沟通(媒体、当事人、公众)⑥转“危”为“机”(分析评估) 49、危机公关不应做的:侥幸心理、鸵鸟心态、推卸责任、隐瞒事实 50、企业危机公关5S原则:①速度第一原则(Speed);②系统运行原则(System);③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④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⑤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