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yu)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课后习题(yu)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1章习题

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 (1)1101(2)=13=D(H) (2)11010(2)=26=1A(H) (3)110100(2)=52=34(H)

(4)10101001(2)=169=A9(H)

要点:从低位起,按每4位将对应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而不是通过十进制转换。

1.2 见上。

1.3简述3个门电路的基本元素在电路中对电平高低的作用。 答:与、或、非。

1.4 布尔代数有哪两个特点? 答:(1)值只有两个;

(2)只有与、或、反3种运算。

1.5 布尔代数的“或运算”结果可用哪两句话来归纳?其“与运算”又可归纳成哪两句话“ 答:(1)“或运算”运算结果为有一真必为真,两者皆假才为假。 (2)“与运算”有一假即为假,两者皆真才为真。

1.6 什么叫原码、反码及补码? 答:原码就是一个数的机器数。 反码:将原码每位取反,即为反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反码就等于它的原码;

负数的反码就是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补码:反码加1就是补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补码就等于它的原码;

负数的补码就是它的反码加1。

例:X1=+100 1001 X2=-100 1001 则 :

[X1]原 = 0100 1001 [X1]反 = 0100 1001 [X1]补= 0100 1001 [X2]原 = 1100 1001 [X2]反 = 1011 0110

[X2]补 = [X2]反+1= 1011 0111

1.7 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因为加法的第一位没有进位,所以用半加器即可;而第二位起可能有进位,故需要考虑全加器;

(2)两者的区别是半加器为双入双出,全加器为三入双出。

1.8 用补码法写出下列减法的步骤: (1)1111(2)-1010(2)=?(2)=?(10) 答:

两个数相减其实就是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补码相加。

第一个数1111为正数,其原码为1111

第二个数为1010),其机器码(原码)为:1010,反码为0101,补码为:0110

两者相加: 1111

+ 0110

10101

将最高位的进位1删去,得结果为10101,即为5(10)

这是按书上的简单做法。按最正规的方法做如下:

若考虑两个数属于带符号数,第一个是正数,补码与原码都为01111;

第二个数是负数,原码为11010,反码为10101,补码为10101+1=10110

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补码相加,即为:

01111

+ 10110

100101

将最高位的进位删去,得结果为00101,即为5(10)

建议用第二种方法为佳。

(2)1100(2)-0011(2)=?(2)=?(2) 答:按上述所讲的正规方法做。

第一个数的补码=原码=01100;第二个数的原码(即机器码)为10011,其反码为11100, 其补码为11101;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即为: 01100 + 11101 = 101001

将最高位的进位1删去,得结果为01001,即为9(10)

1.9 做出101011(2)+011110(2)的门电路图并求其相加的结果。 答:相加结果为: 101011 + 011110 = 1001001 得结果为1001001(2)。(注:相加时不去掉最高位的进位) 门电路图略去。

1.10 做出第1.9题中两数相减的门电路图并求其相减的结果。 答:若为101011-011110

则第一个数为正数,其补码=原码=0101011;

第二个数为负数,其原码为1011110,反码为1100001,补码=反码+1=1100001+1=1100010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为: 0101011 + 1100010 = 1 0001101

去掉最高位的进位1,得结果为0001101,即为13(10)。

例2: [+0]反 = 00000000

[-0]反 = 11111111

即:数0的反码也不是唯一的。

第2章习题

2.2 触发器、寄存器及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画出这几种器件的符号。 答:触发器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本单元。触发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的基本单元,也可以说是记忆细胞。触发器可以组成寄存器,寄存器又可以组成存储器。寄存器和存储器统称为计算机的记忆装置。 (2)其符号分别表示如下:

2.4 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

答:累加器作为ALU运算过程的代数和的临时存储处。

2.5 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 答:三态输出电路使得一条信号传输线既能与一个触发器接通,也可以与其断开而与另外一个触发器接通,从而使得一条信号线可以传输多个触发器的信息。

2.6 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线结构中有何用处? 答:(1)L门:高电平时使数据装入、低电平时数据自锁其中的电路 ;

E门:E门即三态门,当选通端E门为高电平时,可将信息从A端送到B端。

(2)L门专管对寄存器的装入数据的控制,而E门志管由寄存器输出数据的控制。

2.7 控制字是什么意义?试举个例子说明。 答:(1)控制字CON将各个寄存器的L门和E门的按次序排成一列,并且为了避免住处在公共总线中乱窜,规定在某一时钟节拍,只有一个寄存器的L门为高电平,一个寄存器的E门为高电平,从而保证了E门为高电平的寄存器的数据流入到L门为高电平的寄存器中去。 (2)略去,详见教材P31的表2-3

2.8 ROM和RAM各有何特点与用处?

答:ROM是只读存储器,是用以存放固定程序的存储器,一旦程序放进去之后,就不能再改变。也不能再写入新的字节,而只能读出其中所存储的内容; RAM是随机存储器(又称读/写存储器),它与ROM的区别在于它不但能读出存放在其中各个存储单元的数据,而且能够随时写进新的数据,或者改变原有数据。

2.9 为什么要建立“地址”这个概念?

答:因为一个存储器可以包含数以千计的存储单元,可以存储很多数据,为了便于存入和取出,需要对每个存储单元确定一个固定地址。

2.11 译码器有何用处?

答:译码器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译码器常用于计算机中对存储单元地址的译码,即将一个地址代码转换成一个有效信号,从而选中对应的单元。

2.12 存储地址寄存器(MAR)和存储数据寄存器(MDR)各有何用处? 答:MAR将所要寻找的存储单元的地址暂存下来,以备下一条指令之用。 MDR是将要写入RAM中去的数据暂存起来,以等待控制器发出指令再将数据写入RAM中去。

P33 2,4,5,6,7,8,9,11,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