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烧碱电解工段的初步工艺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年产20万吨烧碱电解工段的初步工艺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七章 厂址选择和车间布置

7.1 化工厂选址的重要性

工厂的地理位置对于企业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厂址选择的好坏对工厂的建设进度、投资数量、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密切,所以它是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工厂大多数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等特性,对环境和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因此要进行化工厂的选址安全设计,以求在源头上降低对人们的威胁,同时也让企业能更稳定的发展。 7.1.1化工厂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化工厂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和市场 厂址应靠近各种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原料的运输及储存费用以及缩短产品运输所需时间及销售费用。

(2)能源 大多数工厂需要大量的蒸汽,而动力和蒸汽通常需要由燃料提供,因此,在选择厂址时,动力和燃料是个主要因素。

(3)气候 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建厂的经济效益。位于寒冷地带的工厂,需要把工艺设备安放在保护性的建筑物中,会增加基建投资;如果气温高,则可能需要特殊的凉水塔或空调设备,增加日常操作费用和基建投资。因此,选择厂址时应把气候条件这一因素考虑在内。a.考虑高温、高湿、云雾、风砂和雷击地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b. 考虑冰冻线对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敷设的影响。

(4)运输条件 水路、铁路和公路是大多数企业常用的运输途径,应当注意当地的运费高低及现有的铁路线路。应该尽量靠近铁路枢纽以及利用河流、运河、湖泊或海洋进行运输的可能性。公路运输可用做铁路运输和水运的补充。另外,供职工使用的交通设施也是选择厂址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运输路线应最短,方便,工程量小,经济合理。 (5)供水 化工厂使用大量的水,用于生产蒸汽、冷却、洗涤,有时还用做原料。因此,厂址必须靠近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的水源。靠近大的河流或湖泊最好,如无此条件,也可考虑使用深井,这需要以厂址的水文地质资料作为依据。

(6)环境 选址时要注意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工厂投产后给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评价,并应得到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选择的厂址,应该便于妥善地处理废物(废气、废水、废渣)。 (7)用地要求

A.要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B. 厂区用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并预留扩建用地。

C.有废料、废渣的工厂,其堆存废料、废渣所需面积应满足工厂服务年限的要求。 D.居住用地应根据工厂规模及定员,按国家、省、市所规定的定额,计算所需面积。

-30-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E.施工用地应根据工厂建设规模、施工人数、临建安排等因素考虑。 7.1.2厂址的选择

具体到烧碱厂厂址选择的依据及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能力:本设计为年产烧碱20万吨。

(2)厂址位置:必须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城市或地区的规划要求,尽可能靠近城市或城镇原有企业,以便于生产上的协作,生活上的方便。

(3)地形:地势较平缓、地带平阔的丘陵地,保证建厂的土石运用量不大。厂区的面积、形状和其它流程合理需要,厂区要留有发展的余地。 (4)地质:避开大挖大填区和大量基岩暴露或浅埋的地带。

(5)交通:该厂属于烧碱生产的中小型企业,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而选择水陆运输较便利的地方建厂。

(6)气候:主导风向要求较稳定,场地应选择在城镇常年空气下风向,河流下游,尽量远离居民区。

(7)水文:工厂需水量大,故厂址应靠近水量充足和水质良好的水源,以满足工厂生产和生活用水及排水,靠近河流但避开洪水地段。

(8)能源:保证电网供电充足,甲醛、液氨等供应方便充足。

7.2 车间设备布置

7.2.1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 满足生产和运输的要求

(1) 保证生产线直、短,避免交叉迂回——物料输送距离最小;

(2) 将水、电、汽耗量大的车间尽量集中,形成负荷中心,并使其靠近供应源——水、电、汽的输送距离最短;

(3) 厂区交通道路要做到径直短捷,避免人流和货流交叉和迂回。货运量大,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宜靠近厂区边缘地段;

(4) 厂区布置要做到厂容整齐,环境优美,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2. 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

(1) 厂区布置应严格遵守防火、卫生等安全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 (2) 火灾危险性大的车间与其他车间之间应按规定安全距离设计; (3) 经常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应远离各类明火源;

(4) 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装置,应尽量采用露天或半敞开的布置;

(5) 环境洁净要求高的工厂应与污染源保持较大的距离。 3. 满足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31-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

4. 为施工安装创造条件

(1)应满足施工和安装作业要求,应考虑大型设备的吊装; (2) 厂内道路路面结构和载荷标准等应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5. 考虑工厂发展

为适应市场竞争,化工厂布置应为工厂发展留有余地。 6. 管线布置

管网布置和敷设方式对生产动力消耗及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7. 绿化

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减少粉尘等危害,应与平面布置一起考虑。 7.2.2车间布置的具体要求

本设计中为节约用地及能耗考虑,采用多层厂房更经济。厂房尺寸选用标准厂房,柱间距为7米,厂房楼层高度为5米。厂房平面布置见图纸。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原则如下:

(1)在设备布置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2)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这样可以统一管理,集中操作,还可减少备用设备,即互为备用。 (3)布置设备时,除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位置外,还须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4)要尽可能地缩短设备间管线。

(5)车间内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和包装材料的空地,以及必要的运输通道及起吊位置,且尽可能地避免固体物料的交叉运输。

(6)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墙之间的净间距大小,应结合上述布置要求及设备的大小,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管径的粗细,检修的频繁程度等各种因素,再根据生产经验,决定安全间距。中小型生产的设备安全距离见表7.1。

表7.1 布置的安全距离

序号 1 2 3 4 5 6

泵和泵的间距 泵离墙的距离

泵列和泵列间的距离(双排泵间) 离心机周围通道

反应罐底部和人行通道距离 反应罐卸料口至离心机的距离

项 目

净安全距离/m 不小于0.7 至少1.2 不小于2.0 不小于1.5 不小于1.8~2.0 不小于1.0~1.5

-32-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8 9 10 11

回转机械离墙距离

通廊、操作台通行部分的最小净空高度 不常通行的地方净高不小于 操作台梯子的斜度 工艺设备和道路间距离

不小于0.8~1.0 不小于2.0~2.5

1.9 一般不大于45° 不小于1.0

-3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