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答案解析综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管理会计》答案解析综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WORD格式可编辑

b=(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 ≈3.25

a=(70325-3.25×16800)/12 ≈1310.41 表2-1a

月 产量(件)x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12 1200 900 1350 1500 1200 1650 1500 1500 1350 1050 1800 1800 电费(元)y 5000 4250 5625 5625 5375 6875 6150 6300 5800 4875 7200 7250 X 1440000 810000 1822500 2250000 1440000 2722500 2250000 2250000 1822500 1102500 3240000 3240000 2xy 6000000 3825000 7593750 8437500 6450000 11343750 9225000 9450000 7830000 5118750 12960000 13050000 ?x=16800 ?y=70325 ?x2=24390000 ?xy=101283750 根据表2-1a资料,得

b=(12×101283750-16800×70325)/(12×24390000-16800×16800) ≈3.25

a=(70325-3.25×16800)/12 ≈1310.42

可得方程:y=1310.42+3.25x

(2)将2009年1月计划量为l700件代入方程,得,y=1310.42+3.25×1700 =6835.42 当产量为1700时,电费y=6835.42(元)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表2—3所示。

销售收入(元) 产量(吨) 年初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年末产成品存货数量(吨) 固定生产成本(元) 销售和管理费用(全部固定)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 2007年 1 000 300 0 100 600 150 1.8 2008年 1 500 200 100 0 600 150 1.8 (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较,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解:(1) 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比较利润表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当期产品成本 可供销售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成本 毛利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 税前利润 2007年 1 000 0 1140 1140 380 760 240 150 90 2008年 1 500 380 960 1340 0 1340 160 150 10 由上表可知,2008年比2007年销售收入增加了50%,但净利润且由90元降为10元,其主要原因是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均要在当期存货和已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为2008年的产量高于2009年的产量,使得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相应地更低,导致销售的产品所负担的单位固定成本也比2009年低。

(2)

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比较利润表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管理和销售费用 小计 税前利润 专业知识分享

2007年 1 000 360 640 600 150 750 -110 2008年 1 500 540 960 600 150 750 210 WORD格式可编辑

由表2—3a和表2—3b可知,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增加了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在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利润,因而企业会重视生产环节;相反,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成本,只有增加销售量才能增加贡献毛益,从而增加利润,所以企业相对重视销售环节。

3、已知A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 销量均为1000件,而这三年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年;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费用,这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9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0元。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销售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润;

(2)根据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解:(1)各年损益计算如表所示。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表 单位:元 年 份 一 二 200000 90000 110000 20000 50000 70000 40000 二 200000 0 128000 128000 21333 106667 93333 50000 43333 三 200000 90000 110000 20000 50000 70000 40000 三 200000 21333 92000 113333 0 113333 86667 50000 36667 合计 600000 270000 330000 60000 150000 210000 120000 合计 600000 330000 330000 270000 150000 120000 销售收入(1000件@200200000 元) 销售成本(1000@90元)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制造成本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 合 计 税前利润 年 份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当期产品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 销售成本 毛利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90000 110000 20000 50000 70000 40000 一 0 110000 110000 0 110000 90000 50000 40000 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表 单位:元 销售收入(1000件@200元) 200000 (2)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当产量等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利润完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A )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 B、模型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 B )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 B、贡献毛益式 C、利量式 D、单位式

3、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价格线与(A )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 B、单位固定成本线 C、单位变动成本线 D、利润线

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底排序是( C )。 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橫轴代表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 C )。 A、单位贡献毛益 B、变动成本率

C、贡献毛益率 D、单位变动成本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件。 A、400 B、222 C、143 D、500

7、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A )万元。 A、8 B、12 C、4 D、16

8、某产品保本点为1000台,实际销售1500台,每台单位贡献毛益为10元,则实际获利额为( D )元。

A、15000 B、10000 C、25000 D、5000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 B )元。 A、650 B、750 C、850 D、950

10、在盈亏临界图中,盈亏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ABD )等因素。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销售量 D、销售单价 E、产品成本

11、在传统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

A、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C、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盈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大,盈亏临界点越高; 12、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有(CD )。 A、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率=1 B、变动成本率+保本作业率=1 C、变动成本率+贡献毛益率=1

D、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专业知识分享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