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与练高三生物总复习 第三章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章节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讲与练高三生物总复习 第三章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章节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与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最为相似的是( ) A.胰岛素和雄性激素 C.ATP和DNA

B.纤维素和生长激素 D.淋巴因子和抗体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等,胰岛素、生长激素和抗体都属于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雄性激素属于脂质,纤维素属于多糖,都由C、H、O元素组成;ATP和DNA都是由C、H、O、N、P元素组成的,与细胞膜组成元素最为相似。

答案:C

2.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

解析:A、B、C选项内容都涉及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D项中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二者是同一种化学物质,它们的结合不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

答案:D

3.(2015·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而蛋白质分子不可以运动 B.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来实现 D.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上是均匀分布的

解析: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覆盖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囊泡的转移可以使生物膜的成分更新;生物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C

4.下列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作用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通过mRNA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酶、ATP和原料等

C.细胞质基因决定着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

解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关系: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细胞质虽然控制一些性状,但还要受到细胞核的影响。所以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答案:C

5.(2015·浙江宁波期末)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解析: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无染色体,染色体到前期才出现。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脱氧核糖核酸不进入细胞质。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NA是游离的,而真核细胞中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答案:A

6.(2015·山西大学附中期中)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解析: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细胞核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可以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答案:A

7.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图中的信息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大,由此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图中数据与融合的时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D

8.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D.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但受细胞质的调节

解析: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周期并非全过程都发生转录;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主要性状,还有少数性状受细胞质基因的控制。

答案:B

9.(2015·广东珠海调研)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解析:神经细胞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吞噬细胞以胞吞的形式摄取抗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这些现象的发生依赖膜的流动性,但没有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所以不能体现膜流;大肠杆菌不能发生膜流现象,因为大肠杆菌除细胞膜之外无其他膜结构。

答案:D

10.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 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 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解析: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越多;部分离子小分子也能通过核孔;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答案:C

11.(2015·潍坊模拟)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组分为核纤层蛋白,存在于内层核膜内侧)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在核内外的物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