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作业

导论部分 政治经济学述要

一、问答题

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3.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内容: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几位在沙漠上旅行的学者经过长途跋涉,饥渴交困。然而不幸的是,当他们坐下来围着随身所携带的一堆罐头时,却因为没有开罐工具而一筹莫展。于是,一场研究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开启罐头的学术讨论会开始了。物理学家首先发言:“给我一个聚光镜,我可以用阳光把罐头打开。”化学家接着说:“我可以利用几种化学药剂的综合反应来开启罐头。”而经济学家则说:“我的办法最简单。假设我有一把开罐刀??” 案例问题:根据上述故事,请你谈谈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是否需要假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2.案例内容: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范围很广。在对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行质的分析的前提下,对反映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过程进行量的分析,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有助于理论的应用。从这一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提示的原理和规律,不少都有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马克思自己就曾经想运用数学方法来说明经济危机的规律性。马克思提出了运用数学方法的前提条件:首先,材料必须是足够的;其次,材料必须是经过检验的。自从19世纪以后,数学的发展为西方经济学家提供了方便。数理分析的方法要比单纯文字说明、推理更方便、更精确,有时也更能说服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较为简洁、清晰。当前西方经济学也越来越追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微观经济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甚至比物理学家使用的还多。过去使用数学工具较少的宏观经济学,现在也连篇累牍地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应该是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案例问题:你认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应该是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吗?

第一章 商品

一、问答题

1.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 2.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为什么商品和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4.简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6.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什么?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内容:对信息社会颇有研究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写道: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

案例问题:请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案例内容:马克思的《资本论》坚持客观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供给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西方经济学是主观价值论,认为钻石的价值高于大米是因为它的效用更大,商品价值是由需求方的边际效用所决定。 案例问题:你认为上述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请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 货币

一、问答题

1.为什么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货币的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是什么? 4.纸币流通规律及其基础是什么?

5.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6.试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原因、后果。 二、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铁道部依据2000年11月国家计委《关于部分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有关问题的批复》,在2001年春运期间,做出了将火车票提价20%-30%的决定。火车提价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火车票提价是应该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有利于铁路部门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有人认为,火车票提价是错误的,铁道部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公共部门,是依靠垄断地位而“敛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案例问题:你认为铁道部所做出的有关春运期间火车票提价的决定,是否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请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并说明理由。 三、计算题

1.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万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万件。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多少?(3)请写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价值规律的哪些基本原理?

2.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

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 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3)请写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有什么关系?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问答题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何意义? 4.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6.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7.试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二、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居民由于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因此成为“资本家”。从其货币财富的来源看,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一些人通过自身劳动能力与智力的超常发挥,在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的条件下,取得了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量,这些收入资本化后就使其变成了资本家。二是一些人通过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垄断性地取得大量的超过他人的收入,而成为资本家。三是一些人通过社会不允许的欺诈、阴谋盘算、巧取豪夺等不道德、不仁义的手段,占有或是剥夺了他人的财产而成为巨富的资本家。

案例问题:(1)什么是资本?资本有哪些特征与属性?(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界限是什么?(3)请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合理与否。(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营资本家的经营活动是否存在剥削? 三、计算题

1.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请写出剩余价值的概念和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及公式。

2.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0000千克。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试计算:(1)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4)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哪些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结论?

第四章 资本积累

一、问答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再生产有何异同? 2.资本价值再生产如何揭示不同社会生产过程的特征? 3.影响或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5.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实质是什么?

6.试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转变。 7.试述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 8.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9.试述资本积累的作用及资本主义积累和社会主义积累的区别与趋势。 二、计算题

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本周追加资本4万元;资本有机构成由原来的9:1提高到现在的19:1,工人工资不变。试计算: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多少?有多少工人失业?问:(1)通过上述的计算,请写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的关系。(2)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否会发生作用?

第五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一、问答题

1.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哪些阶段?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资本职能形式和职能是什么? 2.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关系是什么? 4.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6.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二、案例分析

案例内容:我国国有企业在总体上资本的使用效率很低。以流动资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流动资本周转一次平均需要110天以上,而美国为50天,日本为47天,这些国家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高于我国1倍以上。企业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速度问题,企业资本周转越快,增值的价值也就越多。加快企业资本周转的速度,其实质在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假定我国每百元固定资产的产值能提高1%,用同样的固定资产就可以多生产近百亿元产值的商品;每生产100元产值的流动资本能节约1%,生产同样产值的商品,一年就可以节约40多亿元的流动资本。

案例问题: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对资本的增值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三、计算题

1.某企业有机器设备90000美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厂房建筑物30000美元,平均使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