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特别指出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1-8所示。

图1-8

4、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1-9所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1-10所示。

冬季 夏季

图1-9

图1-11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图1-10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1-11和下表所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 地区 季节 冬季 东亚 夏季 冬季 南亚 夏季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季风 炎热多雨 空气由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形成原因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太平洋低压 风向 特征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5

(3)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大气环流状况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夏雨型 降水特征 年雨型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5、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冷锋 与 天气 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在暖锋上,暖气团沿暖锋 与 天气 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准静止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锋与天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气 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6

图1-1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旋 (低压中心)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实例 台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6、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伏旱”天气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1-13所示,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

图1-13

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如图1-14所示。

图1-14

(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1-15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

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如图1-15所示。

7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 响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气候 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举 例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海洋生物 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海洋航行 海洋污染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油轮发生泄漏。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如图1-16所示。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