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黑白打印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黑白打印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7年12月31日,收到第二期租金:借:银行存款1000000;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1000000。 20*7年1-12月,每月确认融资收入时:借:未实现融资(100869.13÷12)8405.76;贷:租赁收入8405.76。 20*8年12月31日,收到第三期租金:借:银行存款1000000;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1000000。 20*8年1-12月,每月确认融资收入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51710.87÷12)4309.24;贷:租赁收入4309.24。 ⑶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20*7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A公司收取经营分享收入100000元: 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000;贷:租赁收入100000。

20*8年12月31日,根据合同规定应向A公司收取经营分享收入150000元: 借:应收账款—A公司150000;贷:租赁收入150000。

⑷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20*8年12月31日,将该生产线从A公司收回,做备查登记。

36.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100000元对乙公司投资,取得其100%的股权。乙公司的实收资本为100000元,2008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30%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在成本法下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项目的余额情况如下: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收益;2008年1月1日余额;100000;0;2008年乙公司分派股;0;6000;2008年12月31日余额; 100000;6000。要求:2008年按照权益法对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编制在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 答:成本法下,甲公司对乙公司分派的股利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6000;贷:投资收益6000。

甲公司在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其合并工作底稿中,将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应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20000元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20000;贷:投资收益20000。对乙公司分派的股利调减长期股权投资6000元: 借:应收股利6000;贷:长期股利投资6000。抵消原成本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应收股利6000元: 借:投资收益6000;贷:应收股利6000。经过上述调整后,

甲公司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前,“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金额为114000元,“投资收益”项目的金额为20000元。

37. A公司和B公司分别为甲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A公司于2008年5月10日自甲公司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A公司发行了10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假定A、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日,A公司及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

A公司 项 目 股本 资本公积 第一次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计 金 额 7000 2000 1500 3500 14000 B公司 项 目 股本 资本公积 第一次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计 金 额 1000 350 650 1500 35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公司在合并日的财务处理以及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答:A公司在合并日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35000000;贷:股本10000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5000000。

进行上述处理后,A公司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企业合并前B公司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2150万元应恢复为留存收益。本题中A公司在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利投资后,其投资公积的账面余额为4500万元(2000万+2500万), 假定其中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金额为3000万元。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21500000;贷:盈余公积6500000,未分配利润15000000。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股本10000000,资本公积3500000,盈余公积6500000,未分配利润150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35000000

A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根据其与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外商将分两次投入外币资本,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7.86元人民币。20×7年3月10日,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收到外商投入资本的会计分录。 答:20×6年9月1日,

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时:借:银行存款——美元(300000×7.76)2328000;贷:股本2328000。20×7年3月10日, 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时:借:银行存款——美元(300000×7.6)2280000;贷:股本2280000

38. 2004年12月1日,M公司与N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该公司的有关内容如下:(1)租赁资产为一台设备,租赁开始日是2005年1月1日,租赁期3年(即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2)自2005年1月1日起,每个六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60000元。(3)该设备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

25

由M公司承担,估计每年约为12000元。(4)该设备在2005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42000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763386元。为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分摊率为7.93%。(5)该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已使用3年,期满无残值。(6)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7)租赁期届满时,M公司享有优先购买该设备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2000元。(8)2006年和2007年两年,M公司每年按设备所产产品年销售收入的6.5%向N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M公司(承租人)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4年12月20日,因该项租赁交易向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24200元。(2)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本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3)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4)2006年、2007年分别支付给N公司经营分享收入8775元和11180元。(5)2008年1月1日,支付该设备价款1000元。要求:(1)编制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的会计分录;(2)编制M公司2005年12月31日计提本年融资租入资产折旧分录;(3)编制M公司2005年12月31日支付保险费、维护费的会计分录;(4)编制M公司支付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5)编制M公司租期届满时的会计分录。

答:(1)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的会计分录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2005年1月1日 单位:元

日期 ① (1)2005.1.1 (2)2005.6.30 (3)2005.12.31 租金 ② 160000 160000 为确认的融资费用 ③=期初⑤×7.93% 58840.6 50818.66 应付本金减少额 ④=②-③ 101159.4 109181.34 应付本金余额 期末⑤=期初⑤-④ 742000 640840.6 531659.26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60000;贷:银行存款160000; 同时, 借:财务费用58840.6;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8840.6

(2)M公司2005年12月31日计提本年融资租入资产折旧分录: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148400;贷:累计折旧148400 (3)2005年12月31日支付该设备发生的保险费、维护费: 借:制造费用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 (4)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2006年12月31日 借:销售费用8775;贷:其他应付款-N公司8775。 2007年12月31日 借:销售费用11180;贷:其他应付款-N公司11180 (5)租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2008年1月1日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同时, 借:固定资产-某设备742000;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42000

39. H公司于2××7出成立并正式营业。(1)本年度按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表1所示。 资产负债表 项 目 现金 应收账款 其他货币性资产 存货 设备及厂房(净值) 土地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货币性) 长期负债(货币性) 普通股 留存收益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2××7年1月1 30000 75000 55000 200000 120000 360000 840000 80000 520000 240000 840000 2××7年12月31日 40000 60000 160000 240000 112000 360000 972000 160000 520000 240000 52000 972000 (2)年末,期末存货的现行成本为400000元;(3)年末,设备和厂房(原值)的现行成本为144000元,使用年限为1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4)年末,土地的现行成本为720000元;(5)销售成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在年内均匀发生,现行成本为608000元;(6)本期存货销售成本3760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非货币性资产持有损益

计算:(1)设备和厂房(净额)现行成本(2)房屋设备折旧的现行成本

答:计算非货币性资产的现行成本:(1)设备和厂房(净额)现行成本=144000-144000/15=134400 (2)房屋设备折旧的现行成本=144000/15=9600

26

非货币资产资产持有收益计算表

2××7年度 金额:元

项 目 期末未实现资产持有损益: 存货 设备和厂房(净) 土地 合计 本年已实现资产持有收益: 存货 设备和厂房 土地 合计 持有损益合计 现行成本 400000 134400 720000 608000 9600 历史成本 240000 112000 360000 376000 8000 持有收益 160000 22400 360000 542400 232000 1600 233600 776000 补充: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租赁公司租入全新办公用房一套,租期5年。办公用房原帐面价值为2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甲公司向乙一次性预付租金115万元,第一、二、三、四年末支付租金9万元,第五年末支付租金24万元,租赁期满后预付租金不退回,乙公司收回办公用用房使用权。甲、乙公司均在年末确认租金费用和收入,不存在租金逾期支付情况。要求:分别为承租人和出租人进行会计处理。答:(1)承租人(甲公司)会计处理 该项租赁不符合融资租赁的任何一条标准,作为经营租赁处理。在确认租金费用时,不能按照各期实际支付租金的金额确定,而采用直线法平均分摊确认。此项租赁租金总额为175万元,每年分摊租金35万元。 2002年1月1日(租赁开始日)借:长期待摊费用115,贷:银行存款115;

2002年、03、04、05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35,贷:银行存款9,长期待摊费用26; 2006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35,贷:银行存款24,长期待摊费用11; (2)出租人(乙公司)会计处理,

2002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115,贷:应收帐款115;

2002年、03、04、05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9,应收帐款26,贷:租赁收入35; 2006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24,应收帐款11,贷:租赁收入35。

补充:该题目同38题,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判断租赁类型;(2)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的入帐价值。已知:PA(6期,7%)=4.767;PV(6期,7%)=0.666;(3)计算未确认的融资费用;(4)编制M公司05年1月1日租入资产的会计分录;(5)编制M公司支付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1)判断租赁类型:由于租赁期届满时,M公司享有优先购买该设备的选择权,优先购买价远低于待命选择权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82000=1.2%<5%),因此01年1月1日就可判断M公司将行使这种选择权,符合融资租赁的标准。 (2)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这种+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金额=160000*6+1000=961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60000*4.767+1000*0.666=763386>742000;根据有关规定,两者取其低作为入帐价值,确定租赁资产入帐价值应为742000元。 (3)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入帐价值=961000-742000=219000元。

(4)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42000,未确认融资费用219000,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961000 (5)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4200,贷:银行存款24200。

补充:2008年1月1日,A公司支付18万元现金购买B公司的全部净资产并承担全部负债。购买日B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帐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下:流动资产,帐面、公允价值均3万元;建筑物(净值)帐面6万元,公允9万元;土地帐面1.8万元,公允3万元;资产总额帐面10.8万元,公允15万元;负债,帐面、公允价值均1.2万元,股本帐面5.4万元;留存收益帐面4.2万元;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帐面10.8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商誉并编制A公司购买B公司净资产的会计分录。

答:A公司的购买成本是18万元,取得B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13.8(3+9+3-1.2)万元,差额4.2万元作为商誉处理。 借:流动资产3,固定资产9,无形资产3,商誉4.8, 贷:银行存款18,负债1.2。

补充:2008年6月30日A向B的股东定向增发1500万股普通肌(面值1元)对B进行控股合并,市场价格为3.5元/每股,取得了B70%的股权。假定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在2008年6月30日企业合并前,有关资产、负债情况如下(单位:万元):货币资金,帐面、公允均为300;应收帐款,帐面、公允均1100;存货,帐面160,公允270;长期股权投资,帐面1280,公允2280;固定资产,帐面1800,公允3300;无形资产,帐面300,公允900;资产总计,帐面4940,公允8150;短期借款,帐面、公允均1200;应付帐款,帐面、公允均200;其他负债,帐面、公允均180;负债合计,帐面、公允均1580;实收资本(股本)帐面1500;资本公积,帐面900;盈余公积,帐面300;未分配利润,帐面660;所有者权益合计,帐面3360,公允6570。要求:(1)编制购买日的有关会计分录;(2)编制购买方在编制股权取得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的抵销分录。

27

答:(1)借:长期股权投资5250,贷:股本1500,资本公积3750。

(2)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250-6570*70%=651万元,

借:存货110,长期股权投资1000,固定资产1500,无形资产600,实收资本1500,资本公积900,盈余公积300,未分配利润660,商誉651, 贷:长期股权投资5250,少数股东权益1971。

补充: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不同集团的两家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1)2008年2月16日,甲 公司和乙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的方式将乙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2)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合并了乙公司。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2100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已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800万元。(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80万元。(4)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3500万元。要求:(1)确定购买方(2)确定购买日(3)计算确定合并成本(4)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5)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6)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答:(1)甲公司为购买方。 (2)购买日为2008年6月30日。

(3)甲公司合并成本=2100+800+80=2980万元。

(4)固定资产处置损益=2100-(2000-200)=300万元;无形资产处置损益=800-(1000-100)=-100万元。 (5)借:固定资产清理1800,累计折旧200,贷:固定资产—原价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2980,累计摊销100,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100,

贷:无形资产1000,固定资产清理18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300,银行存款80。 (6) 商誉=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980-3500*80%=180万元。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