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6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限时规范训练6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时间:40分钟 分值: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河南郑州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a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 B ) A.① C.③

B.⑦ D.⑤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即太阳辐射,B正确。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D ) A.①强,②强 C.④强,⑤强

B.②强,③弱 D.①强,③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月球温差大的原因。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气温高;而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

③弱,地面辐射强,气温低,D正确。

(2019·山东省平阴县月考)一般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而气温状况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也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D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解析:根据材料,甲、乙、丙、丁依次是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气温分布曲线。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与地面风速无关,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D项正确。

4.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表示水平能见度最低时段的曲线是( A )

A.甲曲线 C.丙曲线

B.乙曲线 D.丁曲线

解析:大雾出现在逆温的条件下,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使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应是逆温最强的曲线。读图,甲曲线逆温最强,A项正确。

(2019·天津六校联考)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解析:读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陡崖冬季日温差是8 ℃左右,夏季日温差是10 ℃左右,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B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

(2019·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5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B ) A.东北风 C.东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

8.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D ) A.29日14时 C.30日02时

B.29日20时 D.30日08时

解析: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

(2019·邯郸联考)读某地风速风向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