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①

作者:章宪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5年第01期

[摘 ; ; ; ;要] ;教师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教师只有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才能够“潜下心来育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受到外部环境以及校内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建立起职业幸福感,甚至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本论文针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师德

[中图分类号] G648.4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01-0045-02 20世纪70年代,Freudenberger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即个体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身体过度疲劳而透支,加之情感耗竭,导致工作在负性症状的作用下质量下降。20世纪80年代,Maslach,Jackson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将去个性化作为负性症状的一项重要因素,个体以疏远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在个体资源逐渐丧失的情况下,而使个体的自我评价降低。青年教师对自己过高的期望与较低的职业能力,使其经常会产生心理落差。正如Maslach所提出的,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主要是心理情绪作祟。 一、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一)长期身体疲劳

疲劳是个体的保护性机制,属于个体脆弱性的自然感受。但是,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意味着身体需要休息,否则就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高校青年教师身体疲劳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全身乏、背痛、颈椎痛等等,如果精神过度紧张,还会出现内分泌系统失调,出现生理性疾病,诸如,肠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等。一些青年教师为了摆脱这种疲劳症状,往往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比如,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等等,会导致情绪激动。 (二)智商下降

青年教师所从事的是智力活动。然而,处于疲倦状态下开展工作,使得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降低而影响到决策能力。面对各种信息,教师不能够有效分析并理清逻辑性,并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难以集中精力思考,导致决策时犹豫不定,主要是怕承担责任而缺少工作热情。青年教师对工作无法做到劳逸结合,就必然缺乏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不高,难以提升工作热情,并易对时间产生错觉,因此而难以放松。如此恶性循环,必然会导致身心倦怠。

(三)情绪不稳定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