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典文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考异》 、《朱子语类》 n 王应麟 n 主要著作:

n 天文方面《六经天文编》2卷

n 地理方面有《诗地理考》6卷,《通鉴地理通释》14卷 n 类书《玉海》200卷

n 古典文献学考据方面著作 《汉书艺文志考证》10卷、《困学纪闻》20卷 n (四)金代文献学

n 1.今译经所把汉文古籍翻译为女真文:《孝经》、《易经》、《尚书》、《论语》、《孟子》、《扬子》、《文中子》、《刘子》、《新唐书》 n 2.金代表性学者是王若虚:文献考辨著作主要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史记辨惑》、《诸史辨惑》,收在他的文集《滹南遗老集》。他的长处在于史书考辨上。 n (五)元代文献学

n 1.《藏经》: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缮写了一部金字《藏经》,耗金3244两。

n 2.中西文化交流:元朝在中西文化交流上也取得一些突破,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孟特·戈维诺抵达元大都,即留居大都,先后兴建教堂两座,并用鞑靼文翻译《新约全书》和《旧约》。 n 3.突出的文献学家

n 胡三省:代表作是《资治通鉴注》,《通鉴释文辨误》 n 马端临:《文献通考》

n 第二节 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 n 一、由口头传说到书面文献

n 1.人类最初的文献传抄方式是口头方式,即口耳相传。继传说之后,由于文字的发明,才有书面的传抄。传抄制度的形成有赖于文字符号与书写工具的演进。 n 2.传说的不稳定性

n ⑴口头传说会导致学术知识的失传 n ⑵口头传说容易引起原文本的失真

n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n 3.传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最简单的个别手抄,也指大规模的机器抄写(如印刷)。

n 二、古典文献传抄的时代性

n 1.中国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代:甲骨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从这些时代性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献的物质载体形式演变有一种趋势特征,就是从坚硬、厚重走向柔软、轻薄;从缓慢、笨重走向迅速、轻便;从固定、有型走向多变、无形。越古老的载体(甲骨、青铜器)越经久耐用,但所储存的信息量越小,越现代的载体(纸张、电子)越短暂易损,但所储存的信息量越大。 n 2. 古典文献从古至今的传抄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阶段:刻写→书写→印刷→拷贝。

n ⑴刻写是最原始的自然方式

n ⑵书写,即用笔在各种材料上写,是迄今为止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抄方式。在中国,是写方式涵盖了整个简牍时代、缣帛时代和纸张时代。

n ⑶在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是印刷方式的出现。印刷术给文献的整理和流传带来革命性的意义。刻写和书写是“一对一”的传抄,印刷则是“一变多”的传抄。

n ⑷在文献传抄制度史上第二次质的变化则是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电子文献拷贝的第一大优势是传抄速度极其迅速,只要敲几下键盘或点几下鼠标,几十万字的文献几秒就拷(抄)到一个软盘或硬盘上。用刻录机把几千万字的文献刻到一张光盘上也只要几分钟。电子文献拷贝的第二大优势是存储容量极其巨大,一张光盘可以把一个小小型图书馆的藏书全部存储下来,需要时随时可以调用。电子文献拷贝的第三大优势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献传抄的物质载体的有形性,无形的电子传抄取代了有形的纸张传抄。 第三节 古典文献的类型

n 总论古典文献的分类

n (一)古代文献学家根据文献的内容和性质把文献分成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汉志》)或分成经、史、子、集四类(《隋志》)。 n (二)现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献分类

n 1.以文献的产生方式为标准来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n 2.按文献的传播形式来看可分为:独立文献和集合文献。

n 3.按文献的性质和作用来加以区分,可分为记录、抄纂、编述与著作四大类。 n 4.按文献的编纂体裁可分为:理论著作、史书编著、典制政书、地理方志、图录表谱、档案文书、总集别集、丛书、类书。 n n 一、总集

n (一)总集的概念和起源

n 1.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重体裁的作品。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n 2. 《诗经》是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后来归入“经部”。刘向编辑《楚辞》,后世有称为“总

集之始”。总集的名称起源于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序目》。早期影响较大的诗文总集是晋人挚虞编的《文章流别集》。后来也亡佚了。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 n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选,又称《昭明文选》,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约800年间1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700多篇,分为38类,大致为诗、赋、文三部分。《文选》的重要意义在于,编者有意识地将经、史、子和“文”区别开来,把经、史、子文献排除在文学文献之外,只保留了史书中有文采的史论和史述赞。《文选》为后世总记的编纂提供了一种范式。

n 3.现存古代史志目录中,《随书·经籍志》最先立“总集”类,共著录总集147部,2113卷。 n (二)总集的分类

n 按照编集的时段和体裁划分,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n 1.通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文选》,《古文辞类纂》等。

n 《古文辞类纂》,清姚鼐编。此书75卷,选录了从战国至清初的作品700多篇,分为论辩、序跋、颂赞、词赋等13类。编者简明介绍了各类文体的源流、区别,入选作品多为名篇,带有桐城派选文眼光,对清代到近现代的读者学习古文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n 2.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姚铉编集的《唐文粹》,宋吕祖谦编集的《宋文鉴》。 n 《唐文粹》,宋姚铉编,100卷,收录了有唐一朝的诗文作品近2000篇,分古赋、诗、颂、文、论等16类。此书入选比较严谨,对后人了解唐代文学选本文献有重要参考价值。 n 3.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现代学者逯钦立编集的《先秦汉魏南北朝诗》。 n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746卷。此书共搜集先秦至隋作者3497人,分代编次为15卷。这部书最大的长处是“全”,它网罗了先秦至唐以前所有现存的单篇文章(当然难免有疏漏),每一作者前面有小传,每一篇文章后面有出处。这部书为人们阅读先秦至隋的单篇文章提供了最为全面的文献基础。

n 4.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董诰等奉敕编纂的《全唐文》1000卷,清彭定求等奉敕编集的《全唐诗》,唐圭璋编集的《全宋词》及陈尚君的《全《全唐文》清董诰奉敕编集,1000卷。此书搜集了唐五代作者3042人的单篇文章18000多篇,按时间先后编排。作者附有小传,但文章没有注明出处。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出版,书后附有陆心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另有马绪传编《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一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方便读者检索《全唐文》。 n 5.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南朝梁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10卷。

n 《玉台新咏》10卷。南朝梁代徐陵编。此书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古的诗歌总集,它选集了汉魏至梁代的诗歌共700多篇,以宫艳诗为主,但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民间作品,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 n 6.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清吴振之、吕留良、吴自枚编集的

《宋诗钞》106卷。

n 《宋诗钞》清吴振之、吕留良、吴自枚编,106卷。此书搜集了宋人100家的诗作,其中仅有目录而未刻印的作品有16家,实收84家。其中本无专集及有集而所选不满5首者皆不收。此书在《全宋诗》印行以前,是选录宋诗最广泛的一个总集。

n 7.按作者地域群体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北宋杨亿编集的《西昆酬唱集》2卷,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集的《花间集》,元方回编集的《瀛奎律髓》,明袁表、马荧编集的《闽中十子诗》等。

n 《西昆酬唱集》北宋杨亿编,2卷。此书搜集了北宋景德年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人的唱和之作共200多首,皆为律诗绝句。因这部总集的出现,北宋初期诗坛流行了一段时间“西昆体”。

n (三)总集的文献价值

n 《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叙》:“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故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

n 总集文献价值重大,一方面通代或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为人们了解或研究一个或多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提供了不可获缺的文献依据,尤其是早期的总集《文选》、《玉台新咏》等,被文献学家誉为“上乘”之作。另一方面,通代的或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全部作品的总集,将一个或多个朝代某一种体裁的作品全部汇集起来,人们一书在手,就可以了解一定时期内某一体裁的全部原始文献。这也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全唐诗》之类的总集颇受学者重视的主要原因。 n 二、别集 n (一)别集的概念

n 1.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n 2.南朝梁阮孝绪最早在《七录》中“文集录”之下立“别集”之目。 n 3.别集的异名

n 张舜徽《旧学集成》曰:“凡自褒所为文,或身后由门生故吏辑录之以成一编者,大抵沿前世旧称,名之曰集,或曰文集,或曰类集,或曰合集,或曰全集,或曰遗集。亦名之曰稿,或曰文稿,或曰类稿,或曰丛稿,或曰存稿,或曰遗稿。而集之中有正集、别集之分,稿之中有初稿、续稿之辨。其不以集或稿为名者,则命曰文抄,或曰文录,或曰文编,或曰文略,或曰遗文。名目繁多,不可胜数。” n (二)别集的编纂

n 1.按编辑情况可分两种,一种是自编的别集,如唐代孙樵的《孙可之文集》;另一种是他人编集的别集,如《河东先生集》等。

n 2.别集编纂体例主要有分类、分体、编年三种。

n ⑴分类,即按作品内容分类编排,宋人多类编别集,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25卷,今存宋刊残本6卷,类别有纪行、述怀、居室、邻里、题人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