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十七年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当代文学·十七年短篇小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章 十七年短篇小说 第一节 孙梨小说的中的战争与人

一、关于孙梨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小说家、散文家 。孙梨小说以秀雅隽永、清新自然和散文化、诗化追求成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代表作,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二、《荷花淀》分析

(一)战争时期的非战争、非冲突构思

小说以另一角度理解战争和把握了战争,即题材非战争化,非冲突化,追求人物和情节的淡化,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二)诗化的纯美境界

①景物的纯化 ②情节的淡化 ③情调的浪漫化 (三)人物形象的群像化特征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形象。

三、《山地回忆》分析

(一)散文化的叙事方式

小说采用倒叙的笔法,由故人相逢引起联想、回忆,进而引出根据地人民热爱和关心八路军的动人故事。

通过河边“争吵”、做袜子,贩枣、买织布机等生活片断,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为纯朴、热情的“山地女孩子”唱了一曲优美的赞歌。 (二)先抑后扬的人物塑造技巧

作品塑造了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妞儿”,使其成为“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妞儿”是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她一出场就责备“我”弄脏了河水,那挑衅的姿态,咄咄逼人的话语,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开朗、爽快、泼辣的个性。通过“争吵”到“硝烟”散尽,她性格的另一面又逐渐显露出来。“不穿袜子,脚不冷吗?” 异峰突起,“我给你做” 尽显真诚。一个外表伶牙俐齿、大胆泼辣,而内心火热真诚、纯真鲜亮的山地女孩,已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

通过“贩枣”得利,“妞儿”却提出了买织布机的要求,又从一个侧面写出她勤劳、质朴的美德。

孙梨说:“《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当然,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山地回忆〉的回忆》)

四、总结:孙梨小说中战争与人的新构架

1.淡化战争以抗拒战争的冷酷 2.强化和平以理顺人际关系 3.在对立中彰显人的价值

第二节 女性视觉中的战争与人性——茹志鹃《百合花》分析

一、“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作品不是爱情故事,却让人感到了爱情一般的浪漫与美好,作者说《百合花》是一支“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作者选取的题材,决定了其中的一男二女不可能成为恋爱对象,故曰“没有爱情”。但作家把他们安置在不同的爱情年龄的阶梯上,让他们在互相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由于碰撞、排斥、吸引而迸射出虽然不能导致婚姻,却能显示出人物美好情操的精神火花,从而唱出了一曲反映理想人际关系的优美而清新的“爱情牧歌”。 二、女性视界下的两大突破

1.突破了建国以来以宏大叙事为主的文学格局,给读者提供了细腻的微观叙事新格局。

2.突破了通常写作模式中的男性气质,给人以温柔细腻内向含蓄的阴柔之美。

三、明晰的情感流程图

作品在结构上以叙述人“我”为视角,采用交叉情感流动方式,展示了战争年代中最真实的人性。

1.在路上小通讯员的举止给“我”带来情感的变化

2.由借被子到离去,小通讯员的行动给“我”引起的情感变化 3.战斗开始前后“我”对小通讯员的牵挂 4.小通讯员的出现(牺牲)激起新媳妇的情感涟漪 四、小说人物具有不同寻常的人格力量

1.小通讯员形象——天真憨厚、纯朴可爱的年轻战士

他是一个19岁的农村小青年,诚挚、纯朴,尚未脱尽稚气。他接触女性极为拘束,但却不幸陷于两位年轻美丽的女性中间。这是一个带有抒情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他的手足无措和难以抑制的兴奋,似乎都与一个英雄的品格无关,但作者却反复表现他的这一性格特征,散发出平常亲切的日常气息。他一路上的行为举止、借被子的冲突都能展示其淳朴、羞涩、腼腆、憨直、关心体贴别人的一面,关键时候的舍己救人,又体现出勇敢无畏、大义凛然的一面,直至为掩护他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一个平凡普通的年轻战士形象得以升华,其崇高的心灵震撼了读者。

2.新媳妇形象——美丽娴静、善良多情的农村少妇,幸福漩涡中的美神

她“是一位特殊情况下特殊性格的新娘子”。她单纯、善良、深明大义,为革命战争借出了自己珍爱的唯一嫁妆——新被子。对子弟兵怀有最真挚的感情。小说通过借被的细节把她与小通讯员之间的心理与情感的微妙变化和纠葛蒙上了轻喜剧的色彩,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充满生活的情趣,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通过她还反衬了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通讯员。小通讯员的牺牲,让她既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